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强震作用下铁路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抗震措施研究
    申玉生 陈政 周鹏发 罗宁宁 张熙 杨佳奇
    2020, 42(1):182-193.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20.01.182
    [摘要](600) [HTML](0) [PDF 25.49 M](39205)
    摘要:
    依托四川茂县跃龙门铁路隧道工程,以主线单线隧道与横通道正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El-Centro地震波数据,通过应用扩展有限元理论,对横通道与主隧道交叉结构在最不利地震条件下的裂损进行研究,并提出减震层结合柔性接头的抗震措施。研究分析得到:减震层结合柔性接头的设置减小并抑制了交叉结构隧道在强震作用下的开裂范围。柔性接头的设置阻止了纵向裂缝的扩展,在交叉口处中部设置环向柔性接头能完全阻止交叉部位拱顶的裂缝生成;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减震层,给予衬砌更大变形空间,使二次衬砌不易受初期支护变形受力影响而开裂。
    2  基于余震序列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方法研究——以青海门源6.9级地震为例
    赵怀群,何少林,陈文凯,司宏俊,尹欣欣,张灿
    2022, 44(2):432-439. DOI: 10.20000/j.1000-0844.20220128002
    [摘要](1105) [HTML](62) [PDF 17.04 M](19034)
    摘要:
    地震烈度快速评估产品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急工作“黑箱期”内研判灾情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青海门源6.9级地震震后2 h内的余震序列,采用最短断层距地震动衰减模型快速评估地震烈度。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震后30分钟内的余震序列得到的烈度分布可以初步判定重灾区及灾区范围,但灾区范围略小于实际调查结果;利用1.5 h内的余震序列得到的烈度分布与现场调查结果比较吻合,2 h内余震序列计算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利用精定位的余震序列得到的地震烈度比常规余震序列得到的结果更精确,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精定位方法。在此次地震中,使用余震序列评估的烈度范围表现出烈度越大准确度越高的特点,使用该结果确定的重灾区范围是比较准确的。该方法丰富了现有的烈度快速评估体系,但还需深入研究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3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余震序列自动处理结果探讨
    王祖东,杨晓鹏,尹欣欣,蒲举,王维欢,陈晓龙
    2022, 44(2):408-414. DOI: 10.20000/j.1000-0844.20220125002
    [摘要](372) [HTML](0) [PDF 14.68 M](10625)
    摘要:
    使用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前3天及后7天甘肃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邻省共享台站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自动编目程序自动检测余震序列,并将检测结果与人工编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编目与人工编目定位结果基本一致,平均震中位置差在5 km以内,震级差值在ML-0.2~ML0.2间;自动编目结果的发震时刻普遍略早于人工目录,但两种目录中大部分余震发生时刻的差值在2 s内。自动编目产出速度快,且能检测人工无法识别的微小余震,提高了目录完备性。综合来看,自动编目系统产出结果符合预期目标,可为震群趋势判断、破裂过程快速反演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4  用高台宽频带数字资料研究气流扰动对地脉动的干扰影响
    尹亮 尹志文 王必显 王亚红 孙点峰
    2016, 38(S2):183-189.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6.Supp.2.0183
    [摘要](778) [HTML](0) [PDF 6.73 M](9797)
    摘要:
    通过对高台宽频带数字资料在数次冷空气过程时段地脉动幅度及频谱变化的分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研究冷空气过程的干扰特征,发现冷空气过程时段,地脉动记录曲线会出现大周期扰动或抖动式畸变;随着冷空气过程开始到结束,0.001~0.005 Hz的频幅最大值出现较大变化,进程上具有上升、达到最大值、逐渐回复的特征,降温幅度最大则扰动幅度达到最高值。
    5  地震重力异常形成机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褚庆忠 武 泽 邵先杰 李 辉 陈 禹
    2014, 36(1):201-206.
    [摘要](2747) [HTML](0) [PDF 10.15 M](9790)
    摘要:
    分析了地震重力异常的形成机理,结合玉树、唐山和汶川三个地震实例阐述了重力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重力异常可以用来预报地震。流动重力观测和GRACE卫星观测是地震预报中常用的两种重力预测方法,前者可以进行较准确的中短期预报,后者可以进行长期预报。
    6  1556年华县8¼地震历史记载的地震科学价值研究
    郭增建 郭安宁 张炜超 任栋 赵乘程
    2014, 36(2):281-285.
    [摘要](2058) [HTML](0) [PDF 11.33 M](7061)
    摘要:
    1556年华县地震历史记载是中国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本文从这些历史地震记载中提取研究了对地震科学的价值,包括:(1)从“地旋运”记载启迪在大震前人感地旋可作为临震预警的指标;(2)从历史地震记载中综合得出大震前地震动由小到大的时间;(3)大震前旱震关系的中期前兆;(4)大震前汾河地堑中的中强地震活跃;(5)渭河盆地地震发生时间的600年周期;(6)历史地震发生时间的“三性法”分布指征;(7)华县大地震指征的烈度区划观点的验证,华县大地震揭示的烈度不对称性等。以及对秦可大《地震记》的科学意义及历史地位做了肯定性的研究与讨论。
    7  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活褶皱-逆断层运动学机制——以芦山地震为例
    李敬波 李勇 周荣军 颜照坤 闫亮 郑立龙 杨聿强 任聪
    2015, 37(1):202-213.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5.01.0202
    [摘要](2007) [HTML](0) [PDF 11.18 M](6709)
    摘要: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龙门山南段的芦山MS7.0地震是继发生在龙门山中北段的汶川MS8.0地震之后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震后地表变形特征、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石油地震勘探剖面、历史地震数据等资料,结合前人对龙门山南段主干断裂、褶皱构造特征的研究以及野外实地考察,应用活动褶皱及"褶皱地震"的相关理论,初步分析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认为芦山地震为典型的褶皱地震,发震断裂为前山或山前带一隐伏断裂。构造挤压产生的地壳缩短大部分被褶皱构造吸收。认为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具有活褶皱-逆断层的运动学特征,表明龙门山逆冲作用正向四川盆地内部扩展。
    8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分析
    刘 蕊 李延涛 杨德健 李 雅 张 海
    2014, 36(1):16-21.
    [摘要](2248) [HTML](0) [PDF 11.57 M](6385)
    摘要:
    以天津市地铁3号线典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合理的软土地区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模型,选用天津宁河、Taft波及天津人工波,分析该模型的频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作用下位移响应幅值接近,且最大值出现时刻一致,位移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天津宁河波作用下内力响应明显大于其他地震波的作用效应,且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在框架底层中柱柱底位置。该研究成果可为天津市软土地区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9  多层住宅环境振动影响测试与减振措施分析
    朱斌 陈龙珠 丁力
    2014, 36(2):207-213.
    [摘要](2777) [HTML](0) [PDF 14.70 M](6347)
    摘要:
    上海深厚软土地区某6层砖混住宅房屋经常受到间歇性的振动干扰,其中5~6层尤为明显。本文通过现场振动测试确认了振源为距房屋北侧约80 m远处道路上通过的重型车辆。分析了房屋的环境振动特征和幅值,将其与新近实施的国标《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 -2013)中有关住宅舒适性振级限值进行了比较;对影响舒适度最为严重的住宅结构水平横向振动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对结构环境振动响应起主要作用的第1阶自振频率和振型,由下设虚拟层来考察地基土的影响;最后根据该住宅环境振动的特性,分析了减振目标和可供进一步计算优化的两种减振技术措施。本文的实测与分析方法对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10  蒙古国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分析
    徐伟进 高孟潭
    2014, 36(2):256-260.
    [摘要](2481) [HTML](0) [PDF 11.06 M](6304)
    摘要:
    根据蒙古国及其周边地区的背景地震目录(M≤6.0),采用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的方法研究了蒙古国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水平,给出了蒙古国50年超越概率10 %的峰值加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水平为0.05 g,部分地区高达0.1~0.15 g,意味着蒙古国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高,在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时应充分考虑背景地震活动,采用不同起始震级的地震活动性模型计算得到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因此在采用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应采用多个模型加权平均的方法,平衡地震频度和地震震级的影响。
    11  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泊松比研究进展
    贺为民 李德庆 杨杰 李怡青
    2016, 38(2):309-317.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6.02.0309
    [摘要](1116) [HTML](0) [PDF 1.10 M](6164)
    摘要:
    介绍了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差别、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的表达式及其地区经验成果、固结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影响、动泊松比研究、实验误差及其对地震动的影响等方面的主要成果。提出应加强动泊松比研究,加强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土动力学参数统一的数学模型研究,加强土动力学参数在均等固结与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关系研究,加强土动力学参数与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关系研究和土动力学参数实验误差研究。
    12  大规模GPS揭示中国现今地壳构造形变特征
    王东振 赵斌 余建胜 谭凯
    2017, 39(3):521-526,544. DOI: 10.3969/j.issn.1013-0019.2017.03.0521
    [摘要](855) [HTML](0) [PDF 9.24 M](6032)
    摘要:
    利用全国260多个陆态网络连续站以及2 000多个陆态网络区域站2011—2015年观测数据,计算分析中国大陆现今整体地壳构造形变特征以及板内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密集、大范围的GPS速度场可知中国大陆现今整体速度场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喜马拉雅地区,一般速率在35~42 mm/a之间,而川滇地区形成的右旋剪切带的形变特征最为醒目,其西南部最小速率在3~9 mm/a之间,北部最大速率在17~23 mm/a;由应变场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应力最大的地区主要是喜马拉雅、昆仑山中部、川滇地区的鲜水河断裂带、天山地区以及京津唐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应变速率表现为东西拉张型,主要是由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造成的。
    13  地震力作用下单排与双排桩支挡结构性状试验对比分析
    康景文,刘昌清,邓夷明,王君红,胡建宗
    2021, 43(1):195-204.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21.01.195
    [摘要](291) [HTML](0) [PDF 18.26 M](6025)
    摘要:
    桩板式挡土结构由抗滑桩发展而来,可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区的边坡工程支挡;对于地震区边坡,采用单排或双排支挡结构的形式及其支挡效果尚缺少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地震力作用下单排、双排桩板结构在不同加载等级时的桩身土压力、土体加速度、桩身位移等变化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采用单排、双排桩板结构边坡的支挡效果,得出静力状态和不同加速度峰值地震力作用桩前后土压力分布、桩后土体加速度分布和桩体位移的一些规律,为今后边坡桩板式支挡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14  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方斌 王爱国 冀战波
    2013, 35(3):647-655.
    [摘要](3884) [HTML](0) [PDF 883.34 K](5982)
    摘要:
    首先介绍了库仑应力的定义及其物理含义。阐述了库仑应力在强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强震对后续地震序列的触发、应力影区对地震的抑制作用、地震活动性分析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库仑应力在地震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与前景。
    15  青海东南部应力场特征及正断层小震现象的初步研究
    马辉青 姚家骏 马建新 李玮杰 袁伏全
    2014, 36(2):372-379.
    [摘要](2094) [HTML](0) [PDF 13.13 M](5559)
    摘要:
    利用2008-2013年青海东南部数字地震波资料,采用Pg、Sg最大振幅比及CAP方法反演得到92个ML2.5~4.9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统计结果表明该区中小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为主,应力轴接近水平,兼有一定量正断层类型,逆冲类型较少;利用格点尝试法求出研究区平均现代构造应力场是以处于近NE—SW方向的水平压应力和近NW—SE方向的水平张应力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正断层小震产生的背景,初步认为这些正断层类型小震可能主要源自高海拔地形产生的重力滑塌作用。
    16  中国渤海地区海底地震观测的初步研究
    冯德益 市川政治 松本英照 陈金林 吴国有
    1988, 10(3):98-123.
    [摘要](582) [HTML](0) [PDF 1.66 M](5489)
    摘要:
    本文是在日本造船振兴财团的经费赞助下在中国渤海地区发展海底地震观测的初步技术报告。
    本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渤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估计;
    (2)渤海地区海底地震观测的条件;
    (3)渤海地区海底地震观测仪器与技术的某些初步研究结果;
    (4)浅海情况下海底地震观测噪声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
    文中研究了该地区的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性、长期地震危险性以及发生在华北与日本的大地震之间的关系。还讨论了渤海强震和海啸对渤海及其邻近海域航海的影响问题。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在渤海地区开展海底地震观测的必要性进行了解释。
    本文探讨了在渤海地区进行海底地震观测的某些仪器和技术问题。天津市地震局曾在渤海地区石油平台的油井中作过初步地震观测试验。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发展的海底地震观测中有关降低噪声与信号传输等方面的新技术与经验可用于渤海地区的海底地震观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中国渤海地区发展渤海地震观测的初步设想。指出渤海海底地震观测试验应从观测和研究渤海海底海洋噪声谱开始。
    为了研究浅海情况下海底地震观测的噪声,本文完成了一项新的模拟试验工作。分别对海面源及海内源产生的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文中给出了一些重要实验结果。
    本文所得的初步结果,对发展渤海及邻近地区海底地震观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7  天津浅部地层的泊松比特征初步分析
    高武平 陈宇坤 刘 芳
    2014, 36(1):47-53.
    [摘要](2483) [HTML](0) [PDF 15.73 M](5046)
    摘要:
    收集整理了天津地区的原位波速测井资料,对浅部土层泊松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天津浅部地层的泊松比随深度的增加呈三段式变化,0~5 m范围内的浅表人工填土盖层泊松比迅速增加,5~20 m 范围内的软流塑淤泥质层泊松比值趋于稳定,20~200 m范围土层岩性差异大,泊松比离散性强,但显示了一定的线性特征;(2)土层的泊松比与土层含水量、孔隙比呈正相关,与湿密度呈负相关,但含水量的影响比湿密度或者固体矿物成分的影响更显著;(3)土层泊松比与土层岩性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18  地震-列车移动荷载耦合作用下高铁路基振动特性研究
    高盟,彭晓东,李大勇,石传志,陈昊
    2021, 43(2):386-395.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21.02.386
    [摘要](237) [HTML](0) [PDF 6.01 M](4970)
    摘要:
    基于轨道结构-路基-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考虑地震-列车移动荷载耦合输入的轨道结构-路基-地基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及轨道在耦合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问题。通过编制DLOAD子程序并与ABAQUS有限元计算程序联立,实现地震荷载与列车移动荷载耦合作用的施加,以高速铁路桩承式路基及自由式路基为研究对象,对地震-列车移动荷载耦合作用下两种路基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并比较两者的振动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耦合荷载对桩承式路基动力响应影响显著,该荷载作用下桩承式路基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得桩承式路基中轨道和路基振动位移幅值均大于自由式路基的振动位移幅值;桩承式路基不会影响路基系统的振动频率,但会改变路基系统的振动大小,桩承式路基中轨道X方向加速度、路肩边及路基坡脚处的竖向加速度分别减小6.2%、50%、28.6%。
    19  门源MS6.9地震前地电场优势方位角与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变化分析
    辛建村,孙君嵩,于晨,方炜,赵杰,杨宜海
    2022, 44(2):415-424. DOI: 10.20000/j.1000-0844.20220124002
    [摘要](282) [HTML](0) [PDF 11.45 M](4947)
    摘要:
    2022年1月8日在青海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基于震中300 km范围内地电场近5年观测资料,综合分析选取9个观测站,根据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移动)模型计算其优势方位角,并尝试以地电场为响应量,通过库仑应力触发模型的加卸载响应比(LURR)计算方法,计算地电场LURR值。结果显示:(1)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地电场异常站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其中古丰、黄羊川、寺滩和兰州站地电场优势方位角、LURR在震前皆出现异常变化,而山丹等其他站方位角、LURR均看不出明显的异常变化。(2)兰州和寺滩站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时序变化较为吻合,表现出准同步性。进一步结合震源机制解对异常观测站优势方位与区域主压应力P走向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本符合岩石物理学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在分析地震前兆异常中的可信度。地电场优势方位角以及LURR值两种计算方法在机理上具有关联性,综合分析其异常演化特征可能有助于进一步认知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
    20  北祁连山东段强震间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与触发作用研究
    刘方斌 王爱国 袁道阳
    2014, 36(2):360-371,379.
    [摘要](2179) [HTML](0) [PDF 18.64 M](4943)
    摘要:
    基于Coulomb3.3软件,通过研究地震累加与单震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地震的触发关系,对北祁连山东段及邻区自1561年以来的9次强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叠加现象来说,后一地震事件除了门源地震落在应力影区外,先前地震活动对后续地震都产生了明显的触发作用,库仑应力变化在0.1~4.066 bar之间;而对于单独事件的应力变化,断层距较小的地震之间相互触发的影响较大。根据库仑应力变化和年应力累积量的比值,得出地震在没有先前地震作用下还需要的应力累积时间。最后根据大震后区域断裂库伦应力变化及断裂强震活动历史等特征,对本区未来强震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得出本区未来地震危险区位于云雾山断裂以及天祝-景泰—古浪一带的金强河断裂上。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