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7(1):1-7.
摘要: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中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有利于分析分块运动特征,而非连续有限元方法(DFEM)能更细致地反映板块间相互作用.本文利用DDA和DFEM方法的各自优势,基于实测的308个GPS测站位移矢量,利用DDA方法提取了大陆边界位移信息;并以此边界位移条件建立了中国大陆的二维DFEM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了阿尔金断裂活动对整个大陆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方式的影响.
2005, 27(1):8-12.
摘要:浅平基桥墩在承受强震作用时其基础与地基之间会发生提离,地基土会进入塑性状态.同时,当结构遭遇设防烈度地震或罕遇地震时,结构往往处于非线性状态,这都会导致桥梁的严重破坏.本文以兰州小西湖黄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场地超越概率为10%人工地震波,研究了在弹塑性Winkler地基上同时考虑桥墩塑性时的结构地震反应.通过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得到:考虑地基和桥墩的非线性使得桥墩墩顶的位移增大,墩底弯矩减小,这对保护桥墩是有利的;同时得到,小西湖黄河大桥当遭遇罕遇地震(大震)时桥墩已进入屈服,但其屈服曲率不到破坏曲率的1/2,该桥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2005, 27(1):13-16.
摘要:饱和粘土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下强度会发生衰减,建立在粘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和填土道路在地震过程中有时会遭受破坏.本文在超固结粘土不排水强度计算的基础上,引入循环荷载作用损伤因子,提出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粘土强度计算方法以及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再固结系数对粘土强度增长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该方法为循环荷载作用下粘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预测提供有效的途径.
2005, 27(1):17-21.
摘要:利用甘肃省地震局在兰州市区及附近布设的数字地震台网的记录资料,对2004年12月11日兰州陨石坠落的过程进行了初步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23时36分23秒陨石进入兰州地区26 km的上空,经历过一次较小的爆炸,然后向东北方向坠落,于23时36分42秒在13 km高空发生最终爆炸解体,没有较大陨石体坠落地面.
SATO T , MATSUMARU T , MOON Y , ZHANG F , UZUOKA R
2005, 27(1):22-29.
摘要:松散的饱和砂土在液化之前可作为固体看待,但当过量的孔隙水压达到初始侧应力时它成为液体,之后又恢复其强度.这个过程不能各自单独处理,而应视为一个从固态到液态,或从液态到固态的连续变化过程.因此,整个伴随着地基液化--土体流动现象全过程应作为一个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相变的系列过程.本文导出了一个简单的基本方程式,可以表达松散饱和砂土在液化和地基侧向滑移现象期间的固-液相转换.该基本方程式可用作桩基系统的动力分析,其适用性通过与弹塑性基本方程的比较得到验证.
2005, 27(1):30-35.
摘要:本文导出了一种给出相对烈度在lg R~0之间的收敛解(忽略震级)的小震方程式.结合在贝加尔地区岩石抗震特性调查与文字资料和统一理论,使人们可对震源等势面进行评估.确定了在震源区边界处的地震烈度稳定性和弹性波在地壳中的传播,使得推导出从地震主要参数震级向随震中距不同的烈度定量计算的转换成为可能.获得了烈度(能通量的密度)对距离的双线性相关,给出了能通量密度和相对烈度之间的关系.求出了取决于地表建筑地基的物理特性的振动载荷烈度.在地震学角度,这种强震的定量预测方法是一种提供详细地震区划和场地小区划的可能手段之一.
2005, 27(1):36-41,46.
摘要:阐述了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时造成的黄土震陷灾害形成条件、震害形态特征、黄土的基本性质及湿陷性和静、动土力学参数与震陷灾害的成因关系.并用震陷量预测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检验了黄土震陷灾害预测的理论、方法并解释了永登5.8级地震黄土震陷现象.
2005, 27(1):42-46.
摘要:利用SMART-1台阵三次地震记录拟合了各个测点在地震中的竖向地震动强度包络曲线及Amin 和Ang的强度包络函数中各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各模型参数随二维空间坐标及土层厚度变化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合成中竖向强度包络函数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5, 27(1):52-55.
摘要:基于上海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利用台阵处理技术研究了PpSmS、P660S及SKS震相的分裂.根据三震相的分裂参数(快慢波延时时间及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异对上海地震台阵地区地壳、上地幔及下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2005, 27(1):56-60.
摘要:祁连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震前地震活动图象表现为地震空区、前兆地震、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等.地震空区以中期异常为主,中期向短期过渡的标志为空区边缘或内部出现前兆地震、空区停止围空1~3个月或空区内发生小地震而导致空区解体.前兆地震一般于震前1~6个月出现,多数前兆地震与主震之间距离小于30 km,震级差1.5~3.0.通过序列类型及参数的统计分析,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了依据.
2005, 27(1):61-65.
摘要:2003年11月13日在甘肃省岷县、临潭、卓尼三县交界地带发生了一次MS5.2地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结果,归纳总结了本次地震的基本地震参数、烈度分布、震害特征、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并分析总结了地震烈度偏高和震害严重的基本原因.
2005, 27(1):66-70.
摘要:利用云南中东部地区多年来有关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壳形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选定了15个与强震较为相关的特征标志,并通过图像识别方法最终筛选出12个标志作为特征参数.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在100个研究对象中得到了47个M≥6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再在确定出的有可能发生及原已发生过6级地震的49个研究区中识别出27个M≥7地震的潜在震源区,给出了云南中东部地区中强震潜在震源区预测图.
2005, 27(1):71-74.
摘要:将海南岛及其近海的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对该地区的中强以上的地震在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是该地区中期或者短期的前兆异常,为该地区中短期地震监测和预报提供了一种手段.
2005, 27(1):75-79.
摘要:根据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功率谱分析方法,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计算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显示:在2ts~35 s的时间窗内,Q0值在37.54~72.59之间,全区平均值为58.44,在上升运动显著的秦岭山脉值较大,关中盆地和陕南值较小;在2ts~70 s的时间窗内,Q0值在194.74~283.50之间,全区平均值为186.79,莫霍界面高波速区值较大,低速区和低速梯度带值较小.
2005, 27(1):80-84.
摘要:分析了晋北区中小地震(3.0≤ML≤5.0)的活动特征.统计发现,在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6.1、1996年内蒙包头6.4和1998年河北张北6.2级中强地震前1~2年内晋北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年频次有明显的增强-衰减-发震这一特征;震前主震近场区的地震条带活动对主震位置有预示意义,而较远场的地震活动仅反映主震前应力水平的增强.并有震前活动向未来强震区靠近的特征.
2005, 27(1):85-88.
摘要:综述了中国地震海啸的研究历史,并对未来中国类似灾难防御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5, 27(1):89-95.
摘要:地壳变形与地下流体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地壳形变异常是地壳构造活动最直接的表现,是物理含义最为明确的地震前兆之一;地下流体异常能够提供多种型式的构造活动过程(包括地震)的前兆信息.两类异常以不同的方式和特点反映出地震孕育过程中伴随的前兆信息,从而成为地震预报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有关地壳形变与地下水动态异常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机理和前兆特征方面归纳了两种异常的相互关系.
2005, 27(1):96-96.
摘要:根据美国西北大学地质科学系SethStein和EmileOkal最近在全球地震联合会(IRIS)网站公布的计算结果,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地震震级为Mw9.3,使该地震成为有地震仪器观测史以来的排列第2的大地震(排列第一的是1960年智利Mw9.5地震).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