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24(4):289-294.
摘要:分别用Occam法和广义逆法对兰州地区MT资料进行了一维反演,两种反演结果可相互印证,使得解释结果更为可靠,并和相应资料的二维反演结果相一致.
2002, 24(4):295-302.
摘要:简要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分类器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地震预报分类体系的基本原理.设计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地震短期综合预报分类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即以异常持续时间为编码依据,以遗传算法为优选预报规则的工具,以预报3个月地震为目标,综合测震和前兆多手段进行地震预测.对北天山西段进行多参数初步试算后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学习正确率和较高检验和预测能力.
2002, 24(4):303-309.
摘要:把均匀流体概念引入Biot两相多孔介质动力理论中,用Biot的两相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不完全饱和土层,给出SV波、P波从不完全饱和土层入射到弹性土层时,在土层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与完全饱和相比,饱和度发生很小的变化就会对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后应该重视饱和度变化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
2002, 24(4):310-314.
摘要: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讨论了由于地震发生产生的应力变化对西南地区整个系统的应力调整情况.初步结果表明,许多强震发生在应力增强区.
2002, 24(4):315-319.
摘要: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中国大陆最大地震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预测次年的中国大陆最大地震震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还表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除了与强震时间序列本身有关外,还与全球的强震活动、太阳黑子活动等有密切的非线性关系.
2002, 24(4):320-324.
摘要:通过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黄河大弯曲内侧大湾子-小湾子一带黄河T1~T7级不同阶地的分布范围、出露高度、野外表征等方面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对黄河大弯曲的形成时代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大弯曲的形成始于黄河第Ⅴ级阶地的形成时期,成型于黄河第Ⅲ级阶地形成之后,约在距今10万年~28万年之间.
2002, 24(4):325-329.
摘要:阐述了台阵的地震定位原理和建立台阵标定数据库的必要性,说明了如何利用上海地震台网资料和上海地震台阵建成后的资料建立台阵标定数据库.最后,对上海台阵标定的结果进行了导致定位误差的横向速度变化的位置和范围的讨论.
2002, 24(4):330-334.
摘要:应用能量应变释放曲线和地震频次曲线对祁连山地震带MS 5.0以上的20次地震震前中小地震活动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的地震在震中附近2°×3°范围内震前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地震活动增强持续时间约为6~12个月,其演化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A:背景→增强→平静→发震;B:背景→增强→发震.增强区能量释放曲线有明显的幂指数增长趋势.
2002, 24(4):335-339.
摘要:应用能量应变释放曲线和地震频次曲线对祁连山地震带MS 5.0以上的20次地震震前中小地震活动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的地震在震中附近2°×3°范围内震前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地震活动增强持续时间约为6~12个月,其演化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A:背景→增强→平静→发震;B:背景→增强→发震.增强区能量释放曲线有明显的幂指数增长趋势.
2002, 24(4):340-345.
摘要:对竖直摆倾斜仪在新疆近10年的运行情况做系统分析后认为,该类仪器观测精度较高且功耗小,管理方便.其中井下仪器稳定性好,受干扰小,性能明显优于峒体仪器.地震前显示了一定的中短期前兆异常.
2002, 24(4):346-351.
摘要:在对宁夏及邻区5.0级以上中强地震进行清理基础上,分析了本区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给出了5级以上地震综合预测方案.
2002, 24(4):352-355.
摘要:对强夯法地基加固提出了其地震效应的观测与分析方法,并得出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估计,可为该类施工工艺的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2002, 24(4):356-360.
摘要:统计鲁03、04井水位的气压效率b值发现,在华北及其周缘绝大多数地震前两井前兆异常形态各异.经分析井孔定位断层走向与地震前兆场主应力的组合模式不同是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2002, 24(4):361-366.
摘要:介绍了兰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台网运行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建设经验对今后台网运行维护和改扩建有借鉴意义.
2002, 24(4):367-370.
摘要:北太平洋对北极的半封闭状态和南太平洋对南极的开放状态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构造基础,它导致北太平洋海表热能的积累和周期性向南太平洋输送.强潮汐振荡和火山喷发是其激发因素.
2002, 24(4):371-373.
摘要:叙述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中文平台程序基本流程和使用特点.程序采用Vi编程方法实现以二维坐标点阵结构显示汉字,与台网的交互软件(EDSP-IAS)中的WaveView程序自动链接运行.该平台界面操作方便直观,易于定位地震参数,自动速报上网和自动寻呼.
2002, 24(4):374-376.
摘要:介绍和分析了2001年2月23日四川省康定-雅江MS 6.0地震前位于甘川交界区的武都地震台地电阻率、应变、倾斜等观测资料出现的明显前兆异常.
2002, 24(4):377-378.
摘要:2000年作者在进行黄河中上游河谷阶地考察时,在兰州刘家峡水库西侧祁家大坡公路边路堑壁上,发现一古象门齿化石.化石产出剖面位于黄河Ⅵ级阶地后缘,其海拔高度为1 880 m,拔河228 m.阶地为基座阶地,剖面描述如下:基座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上覆洪积砾石层,厚约5~10 m,向东延伸相变为黄河砾石层.洪积砾石层之上为3~4 m厚的冲积黄土,质地坚硬,强烈石膏化.
2002, 24(4):379-379.
摘要:2000年6月6日18时59分,甘肃省景泰发生了MS 5.9地震.经甘肃省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震中位于37.0°N,103.9°E,震源深度15 km.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