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第2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含裂隙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

      1998, 20(1):1-8.

      摘要 (512) PDF 342.97 K (1071) 收藏

      摘要:基于各向异性介质和含裂隙双相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导出了具有四阶对称轴的含裂隙双相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关系与波传播的运动方程.指出在含裂隙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可能传播6种类型的准纵横波,即快纵波QP1,慢纵波QP2,两个分裂的快横波QSV1,QSH1和两个分裂的慢横波QSV2,QSH2.并以平面波传播为例作了进一步分析.

    • Rundle模式地震的分叉结构及其爆发判据

      1998, 20(1):9-13.

      摘要 (567) PDF 278.37 K (916) 收藏

      摘要:给出了Rundle模式地震所满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经过变换该方程变成标准Weierstras方程.依据我们发现的、并被国际上确认的Weierstras函数分叉结构理论,分析了该模式地震的三相结构及相变判据,并给出了强、弱地震自动爆发判据和弱小地震的准周期公式.本文结果对于地震预报研究有应用或参考价值.

    • 根据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讨论P波初动符号的分布

      1998, 20(1):14-20.

      摘要 (566) PDF 345.88 K (968) 收藏

      摘要:利用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1]分析研究了P波初动符号的分布.根据理论推导,不同倾角含超压气体裂隙可分别形成P波初动符号的四象限分布图象和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圆锥曲线形P波节线.按节线形状和失稳方式进行了地震分类.所推论的初动P波、S波振幅分布规律和地形变特征都与实际相符.

    • 火山与地震的共性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1998, 20(1):21-27.

      摘要 (531) PDF 251.33 K (782) 收藏

      摘要:对火山与地震及其伴随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除外在形式不同外,在分布范围、深部构造及其它方面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讨论了火山与地震具有共性特征的原因,认为它们都与岩浆活动有关.因此,内陆地震的发生有可能是地壳内岩浆上涌的直接结果.

    • 祁连山西段酒西盆地区阶地构造变形的研究

      1998, 20(1):28-36.

      摘要 (635) PDF 364.72 K (1221) 收藏

      摘要:对祁连山西段酒西盆地晚第四纪阶地的研究表明,该区早第四纪以挤压褶皱、逆冲为特征的构造变形在晚更新世期间乃至全新世仍继承性地进行着,表现为横穿褶皱和逆断裂带的河流及冲沟阶地面的形成、阶地类型的转变、阶地级数的增多和阶地面被断错或发生拱曲变形.其中祁连山北缘大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运动速率约为1.92~2.00mm/a.老君庙背斜 逆断裂带在晚更新世初以来的垂直运动速率约为1.15~2.56mm/a.白杨河背斜 逆断裂带晚更新世初以来的垂直运动速率约为0.32~0.58mm/a.

    • 多种前兆观测数据的合成信息熵研究

      1998, 20(1):37-41.

      摘要 (613) PDF 269.01 K (998) 收藏

      摘要: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把多种前兆观测值时间序列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信息论基本原理,计算由多种前兆观测项目构成的信源系统的合成信息熵.通过对乌鲁木齐及邻近地区17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实际计算,发现在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半年至一年的减熵异常过程.

    • 地震综合前兆场建场方法初探

      1998, 20(1):42-46.

      摘要 (575) PDF 286.36 K (1156) 收藏

      摘要:初步建立了一种能反映地震前兆时空演化全貌的无量纲、归一化可迭加的信息场——综合前兆场.通过对研究区(东经113°~125°,北纬32°~44°)前兆场时空演化过程的分析发现,地震前前兆场由正常的低值离散逐渐发展为围绕震中呈高值封闭状态,震后恢复正常.该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避开了某些单项异常对应某具体源的分析,而是只考虑异常.根据前兆场的变化可以确定震源的大致位置.

    • 地热涡合并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

      1998, 20(1):47-50.

      摘要 (599) PDF 250.45 K (1409) 收藏

      摘要:分析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地热涡活动,研究了地热涡活动与唐山大地震的关系,追踪了有关地热涡的发展演化史及其合并活动对有关地震的影响.研究表明,唐山大地震前我国大华北地区有巨大的地热涡群活动,与邢台地震前地热涡的成群聚集类似,并且同样在地震爆发前发生地热涡合并.这一现象是大华北地区强地震发生的重要前期事件之一.

    • 聊古-1井氮氦比区间概率信息量与地震的关系

      1998, 20(1):51-53.

      摘要 (541) PDF 235.27 K (1065) 收藏

      摘要: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排除聊古-1井氮氦比观测值中的干扰影响,然后计算了其观测值区间概率的信息量.分析了信息量与1981年宁晋MS5.8地震和1983年菏泽MS5.9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地震前2个月左右,氮氦比信息量都明显地出现升高异常,地震后恢复到正常值.

    • 江淮地震区整体稳定性和局部不稳定性及未来中强地震预报探讨

      1998, 20(1):54-58.

      摘要 (523) PDF 285.16 K (949) 收藏

      摘要:应用系统整体稳定和局部不稳定两种状态预测地震的思想,根据历史地震分布及地震构造环境等选定29°~34°30'N,110°~125°E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的地震活动暂定态系统.寻找其内部非线性区,判定该区域内地震活动趋势和未来应重点关注的地区.判断结果与1996年11月南黄海地震基本对应.

    •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1998, 20(1):59-64.

      摘要 (544) PDF 221.48 K (796) 收藏

      摘要: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频次的累加值曲线在地震前表现为指数加速变化图形.
      (2)震源外围240km范围内的水氡中短期趋势上升异常,表现为由震源逐渐向外围扩散的特点.在短临阶段各测点水氡的异常变化基本同步.
      (3)流体短临前兆出现明显的起伏加剧和层次现象,突出的表现是流量、断层气日变化在临震阶段出现3次加剧,且异常幅度一次高于一次.

    • 甘肃地区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及其意义

      1998, 20(1):65-69.

      摘要 (596) PDF 317.14 K (976) 收藏

      摘要:研究了甘肃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结果表明:甘肃地区3级以上地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近32个月的准周期性.甘肃及附近地区的6级以上大震均发生在3级地震年频次曲线的谷段附近.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北缘地震活跃期内的中强地震活动的时空图象呈现多组地震自西向东有规律且稳定地迁移.各组地震迁移情况表明本活跃期地震活动已转向低潮,2002年前后可进入平静期.青藏块体北缘西端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是甘肃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过程开始的信号.

    • 甘肃永登5.8级地震黄土震害特征及机理分析

      1998, 20(1):70-75.

      摘要 (475) PDF 322.69 K (1255) 收藏

      摘要:对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极震区黄土覆盖处的震害现象进行了分类,大致将其分为出现震陷性断坎和发生小规模滑坡两种.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图象处理系统对震区的黄土试样孔隙结构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应用常规土工试验取得了该地区黄土的物性指标和湿陷、震陷性质资料.通过对上述室内试验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的黄土孔隙大,在遇水条件下易发生震害.结合野外考察的总体认识和室内资料并注意到震区在临震时曾有过短时间暴雨的现象,将此次地震的震害原因归结为雨水在坡面下渗,在坡脚处上浸和对坡脚的冲蚀等,并对两种不同震害现象发生的机理作了分析.

    • 孕震条带识别的重整化群方法

      1998, 20(1):76-80.

      摘要 (616) PDF 270.46 K (1024) 收藏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重整化群方法进行孕震条带的识别.从理论上给出了识别孕震条带的定量判据,并对文献[1]中的32个地震活动条带进行了回顾性的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这32个地震活动条带中有29个为孕震条带,其余3个则为非孕震条带.同时将重整化群方法和文献[1]中方法所得的判据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整化群方法除了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之外,在识别孕震条带的判据上更趋于严格,更符合地震活动条带的客观分布.

    •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汾渭断裂系现今运动学特征

      1998, 20(1):81-84.

      摘要 (569) PDF 231.66 K (978) 收藏

      摘要: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方法,将其应用于汾渭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汾渭断裂带的运动呈N22°W方向拉伸,N68°E方向压缩.其平均拉伸位移速率为0.15mm/a.

    • 起潮力作为地球演化的一种动力的探讨

      1998, 20(1):85-90.

      摘要 (604) PDF 193.86 K (892) 收藏

      摘要:讨论了潮汐弹性位能的量级和转化及内波形成的机制.认为当地球是一个非完全弹性体(耗散体)时,在周期潮汐应力作用下,地球莫霍面上弹性位能的耗散可达300μW/m3的产热量,大大超过了花岗岩中放射性物质3μW/m3的产热量.在地球内部密度有差异的化学界面上(如莫霍面),当其两侧有物质进入弹塑性状态成为马克斯威尔体时,在界面起伏部位的倾斜面上,水平面上的潮汐剪切应力在倾斜面上的分力,使两侧的物质作反向流动,扩大了界面的起伏,形成内波.本文还用重力分异的观点讨论了莫霍面是一个化学界面的问题.

    • 苍山5.2级地震前临沂台深井地电异常

      1998, 20(1):91-95.

      摘要 (554) PDF 260.41 K (1176) 收藏

      摘要:对苍山5.2级地震前距震中23km的临沂台深井地电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前该台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出现了长达5年的与地震活动性异常同步的趋势异常.震前6个月电阻率出现下降异常.震前24天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同时急剧下降,震后又同时急剧回升.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