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18(3):1-9.
摘要: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该次地震的构造力学机制问题,认为该次地震是在局部构造应力直接作用下导致窑街-周家台隐伏断裂重新活动的结果。
1996, 18(3):10-17.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重点监视区烈度预测的概率方法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发现预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烈度衰减规律。根据概率分析中对正态分布函数不确定性校正的原理,提出了适于重点监视区内烈度预测中不确定性的校正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河西重点监视区。在确定震级-频度关系的过程中,考虑了地震活动性周期及震级间隔两方面的因素,使得求出的震级-频度关系更为精确。
1996, 18(3):18-24.
摘要:根据重磁计算的结果,对渤海第三纪裂谷扩张问题做了分析。在研究中还注意参考了渤海地热流和地壳上地幔电性高导层抬升的研究成果。认为由于深部岩浆的上涌,在渤海及其相邻的陆地共有渤中、渤海湾、庙西、辽东湾和垦利5个较大的地幔柱拱起,它们在华北新生代拗陷区形成了一个走向明显、形态独特、规模较大而又相对集中的地幔柱群。
1996, 18(3):25-29.
摘要:利用兰州遥测地震台网数字化记录资料对1995年7月22日永登MS5.8地震的10次较强余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由余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图象讨论了该次地震的震源过程。余震震源明显分布在深度不同的呈立体交叉的两个断层面上,而且发震的时间段也具有明显的分组特征。主震震中位于断层立交部位。提出了在北东方向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上地壳内不同层位的介质中可能有相互立体交叉的断层发育,而其立体相交部位附近的异层介质间快速滑动可能是中国西部地区中强地震成因的新观点。
1996, 18(3):30-36.
摘要:研究了永登5.8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并应用秦保燕提出的地震动态空区的原理和地震频次起伏加剧,研究了1995年永登5.8级地震的孕震过程,对地震三要素进行了回顾性预报。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地点十分接近。
1996, 18(3):37-41.
摘要:从Morishita空间丛集度出发,定义出其时间丛集度的表达式,并计算了几次大震前空间丛集度Js和时间丛集度Jt的时间扫描曲线。从计算结果分析,无论是空间丛集度Js还是时间丛集度Jt在大震发生前大都会出现高值异常。将Js和Jt做了对比,从而对Morishita指数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Js和Jt可以做为一项地震活动性指标引入到地震预报中来。
1996, 18(3):42-47,72.
摘要:本文从莫高窟抗震防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赋存的地震地质环境以及历史地震对石窟文物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影响洞窟及其附属建筑物地震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洞窟及其附属建筑物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1996, 18(3):48-53.
摘要: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天水地震区上地壳地温场。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浅部(层)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是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祁连褶皱系为高热异常区,秦岭褶皱系为低热异常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为地温梯度带。认为该带历史地震的发生与热应力差有关。
1996, 18(3):54-59.
摘要:在地震子波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典型断层情况下地震子波波形变化的规律,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地震波通过断层时,子波波形变化比走时对断层的反应更为敏感。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子波理论判断断层及其性质是可行的。
1996, 18(3):60-65.
摘要:探索了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地震孕育信息。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共和等地震的孕育信息在震前及震后的演化过程,表明了地震活动性和前兆是同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了不同的因子在预报中的时间意义。
1996, 18(3):66-72.
摘要:在探讨年最大地震震级分布服从Ⅲ型极值分布的基础上,给出了震级分布参数估计方法,讨论了地震趋势预报中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问题,指出了区间估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统计推断形式。它能够提高对地震预测预报的准确程度,从而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1996, 18(3):73-78.
摘要: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波特性等都有别于海峡中、北部,具有南海系的特征。震前地震活动空间图象揭示了地震是南海系北缘断裂活动的结果。
1996, 18(3):79-83.
摘要:对1995年7月22日永登MS5.8地震前几项测震学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次地震前有4项测震学指标有明显异常,它们是小震活动增强、背景性空区、小震活动条带及前兆震群。
1996, 18(3):84-86.
摘要:分析了应用磁暴月相二倍法计算的发震时间与1991年12月-1994年11月间全球发生的MS ≥ 7.5大震的对应情况。在此期间共发生MS ≥ 7.5的大震13次(其中包括一次强余震),对应的大震有8次,虚报5次,漏报5次。
1996, 18(3):87-96.
摘要: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形成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这些地面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建筑物和农田,形成云南破坏性地震灾害特点。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主要集中发生在滇中、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根据统计分析,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平均人员伤亡人数(N)与地震震级(M)的关系为:lgN=1.5M-7.4。人员伤亡数(N)与震中距D(km)的关系为:lgN=0.8-0.027D(6.0-6.9级地震)和lgN=3.2-0.05D(7级以上地震)。出现地面破坏现象的最大震中距离(Dmax)和震级的关系为:Dmax(km)=52M-298(地表裂缝);Dmax(km)=18M-93(崩塌滑坡);Dmax(km)=50M-281(滚石)。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