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16(4):1-9.
摘要:在探讨震源系统不稳定产生的物理基础前提下,应用调制模式提出了利用小震日频次起伏加剧与外因的相关性进行强震的短临时间预报的设想,具体提出了调制小震频次起伏加剧的两个判别震源系统不稳定度的指标λ1和λ2。前者为单因子调制指标,后者为多因子调制或多因子调制强化指标。关于大震的地点预报.应用立交模式短临阶段出现调制小震通过未来大震的共轭小震活动条带进行预报。关
1994, 16(4):10-19.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二维反演存在求解参数过多和求其偏导数困难的两个问题,在近年来关于连续介质二维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快速反演的理论基拙上,对二维层状模型反演的目标函数.进行线性近似,采用加权法来近似计算二维模型参数的偏导数.从而实现比较快速的二维层状模型的参数化反演。
理论模型的反演实验表明,反演迭代可以较快地以足够的精度拟合视电阻率和相位资料.并收敛接近理论模型。
1994, 16(4):20-24.
摘要:地震活动表现出平静和活跃相互轮回的特征,发震频度和震级则表现出在活跃期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在平静期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为了探索这种活动机制,本文用基于昨线性自激振动的指数自回归模型来研究这些特征。结论指出.指数自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地震活动的前述特征,同时体现了本世纪以来地震活动的衰减趋势。借助非线性振动的思想和方法揭示地震活动的动力机制是有可能的。
1994, 16(4):25-28,36.
摘要:布里季曼(Bridgman)效应是指脆性介质在5,000 bar高围压下断层面静摩擦很大时若对剪切面施加一扭矩作用则粘滑很快发生的过程。本文研究了断层旋性变化及断层彼此交汇相互作用而产生布里季曼效应的问题,并结合1931年富蕴8级大震的断裂带具体讨论了该问题。
1994, 16(4):29-36.
摘要:新疆及其邻近地区M≥7强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有序性。自1716年以来的21次M≥7强震存在着时间间隔为11、25、30、41和60年的有序值。利用强震活动时间的有序性结构,可对该区7级强震进行预测探索。本文同时还应用熵和经验分布函数,讨论了下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和概率。
1994, 16(4):37-41.
摘要:本文闲述了1993年10月26日青海托来6.0级地震前河西祁连山中西部的波连比异常并进一步讨论了中短期预报指标。通过托来地震研究得到,波速比低值集中区边缘与低波速比异常值地震条带交汇区可能为未来主震位置,波速比低值在多次中强震后仍然继续异常以及波速比在震前l-6个月显著回升可分别作为较强地震趋势异常和地震发生的短期指标。
1994, 16(4):42-46,53.
摘要:本文在对1992年8月31日蒙古曼来6.1级地震前远场区域(△=300一450km)部分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拙上,认为具有区域集中性和时域准同步性的异常群.可能是孕震中、短期前兆的普适性特征,并据此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进行了预测研究。
1994, 16(4):47-53.
摘要:本文讨论了地震前兆信息的系统结构,指出了系统结构在系统整体.上获得信息增益的作用并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系统结构矩阵。通过在滇西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前兆信息的系统结构对地震综合预报具有一定意义。
刘百篪 , 吕太乙 , 袁道阳 , 刘小凤 , 何文贵 , 刘建生
1994, 16(4):54-62.
摘要:老虎山地区的第四系以山麓洪积与山区河流阶地沉积为主,14C法、TL法和扩散方程法测定的近40个年代样品表明:Ⅰ级阶地为全新统,阶地形成年龄为4086±1O0a-4578±60a;Ⅱ级阶地为晚更新世晚期沉积,阶地形成年龄为23Ka;Ⅲ级阶地为晚更新世早中期沉积.阶地形成年龄为72Ka;Ⅳ级阶地和Ⅴ级阶地为中更新世沉积,其阶地形成年龄分别为217±35Ka和378±60Ka;早更新统仅在局部出露,可能属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
通过与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对比,发现I一V级阶地的形成年龄与标准剖面中的So、Sma、Smc、S2、S4等层古土壤形成年龄相一致。这说明河流层状地貌的形成.除了与构造抬升有关外,还与全球冷暖交替的大气侯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1994, 16(4):63-69.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线的展布.研究区共划分出8条主要地震线.在不同地震活动时期.各地震线上的地震活动水平不同。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本区地震活动性和研究本区的地震预报是有益的。
1994, 16(4):70-75.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1937年菏泽7.0级和6(3)/(4)级地震地裂缝的空间展布特征、性质、成因及其与震中区附近活动断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两次地震的破裂方式及发震构造进行了讨论.认为菏泽地震的破裂方式为“双震型共轭破裂”,北西向成武一东明隐伏断裂可能为7.0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1994, 16(4):76-80,84.
摘要:本文分别利用Lyapunvo指数方法和特征值方法,对摸拟地震过程的线性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粘性力在地形变动力学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unge-Kutat格式的Merson修改方法模拟了在不同粘性系数时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演化过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
1994, 16(4):81-84.
摘要: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7.6级地震,仅次于1970年通海7.7级地震,是省内18年来发生的第二个大地震。根据震时地面地质考察,结合航片、卫片解释,发现黑河断裂带有突出的近代构造活动的地质、地貌及其它新活动特征,它对今后认识该地的地震危险性,可能会有所补益。
1994, 16(4):85-90.
摘要:随着高精度的LCR-G型重力仪在流动重力测量中的广泛应用.用重力仪观测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已成为探索地震预报的手段之一。由于LCR-G型重力仪监测到的是微伽级精度,因此,分析各种误差对它的干扰是非常重要的。
1994, 16(4):92-98.
摘要:红河断裂是我国境内主要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之一,根据地震地质特征,它被分为南北两段。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分段法一地球化学分段法,依据断裂上温泉的密度、热储温度、循环深度和CO2、HCO3-、SO4-、F、Li、Sr、B的含量等特征,把红河断裂北段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亚段。笔者认为断裂带中的流体对断裂各亚段弱化程度的不同,是引起各个亚段地震活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