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第15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总目录
    • 总目录

      1993, 15(4):0-0.

      摘要 (411) PDF 530.40 K (647) 收藏

      摘要:

    • 一个能产生分形结构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1993, 15(4):1-6.

      摘要 (624) PDF 360.64 K (728)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模拟地震活动性的层次结构模型,它所产生的地震活动性是分形的。根据该模型本文导出了Gutenberg-Richter统计关系式,并建立了分维数Db值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还导出了不同震级地震间的平均震中距公式,该公式表明分形几何学在地震预报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 自治系统和地震孕育的组合模式

      1993, 15(4):7-11.

      摘要 (592) PDF 352.66 K (1050) 收藏

      摘要:1992年我们首先把物理学中自治系统和非自治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研究中。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孕育的组合模式进行了讨论。并讨论了非自治系统中的整步现象及其中一些有关系统振荡周期的定量关系,并进而讨论了自治系统概念和这些定量关系在研究大震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大震预报方面的应用价值。

    • 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q焦点的分析与研究

      1993, 15(4):12-22.

      摘要 (550) PDF 809.54 K (926)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1988年3月-1989年3月几次大的太阳活动期间我国9个台站的地磁资料,采用无穷大平板电流的等效电流体系方法,分析了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q焦点位置的变化特征,并对照Kp、DstAp等指数给出了Sq焦点位置变化的合理解释。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Kp指数段Sq焦点有不同的规律性。当Kp<4时,随着Kp指数增大,Sq焦点向高纬方向移动;当Kp在4和6之间时,随着Kp指数增大,Sq焦点向低纬方向移动;当Kq>6时,Sq焦点模糊不清。(2)Sq焦点纬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由环电流引起,而Sq焦点经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由行星际磁场扇形效应影响引起。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一种新的Sq指数。

    • 龙陵大震震型及有关问题讨论

      1993, 15(4):23-29.

      摘要 (513) PDF 553.96 K (917)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1976年龙陵大震三次主震由南向北的迁移特征以及3次主震及其强余震活动所反映的震源时空分区特征认为,该次大震属续发性大震型,即三次主震分别位于不同的震源区,但首尾相接,且各自有前震和余震。用立交模式和深部剪切蠕滑断层对龙陵大震发生在完整的花岗岩体内作了解释。用介质相对完整、区域压力大解释了主震发生时形成复式震源,以及余震相对发育的特征。对于复式震源提出了用各震源断层长度累计总和求震级的方法。

    • >短文
    • 兰州标准水

      1993, 15(4):29-29.

      摘要 (610) PDF 96.15 K (603) 收藏

      摘要:由于受国际标准水(SMOW)储量的限制,国内外同位素实验室进行同位素测定时,不得不自行制备自己的实验工作标准。由于制备条件的限制,在我国也只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少数单位有自己的工作标准。

    • 门源、共和地震前甘青交界地区浅层地温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1993, 15(4):30-35.

      摘要 (601) PDF 412.42 K (718)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1986年门源6.4级地震和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前,1980-1990年青海省东北部甘青交界地区浅层地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门源地震前,1985年出现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浅层地温增温区,其中从湟源-门源一带形成椭圆形地温高值区,1986年该增温区地温下降;共和地震前从1987年开始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浅层地温增高区。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青海省湟源-共和-兴海一线。距震中区较远处增温早、幅度小;震中区附近增温出现晚,增温幅度大;临震前浅层地温出现突升-突降的波动特征。

    • 甘肃省及邻区Ms4.0以上地震前的电磁波异常特征

      1993, 15(4):36-44.

      摘要 (505) PDF 860.67 K (624)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分布在甘肃省河西地区14个电磁波台站近6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几年来发生在甘肃省及邻近地区的11个Ms4.0以上地震的电磁波异常特征。结果表明,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主要有低频脉冲和阵发性脉冲两类;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强度与地震的大、小及距离远近有关,震级大、距离远的地震信号出现的时问早、幅度大;震源浅的地震异常信号强,累计持续时间长,其信号呈脉冲形式,震源深信号相对较弱,并显示低频脉动特征;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呈现密集-平静-发震的过程。

    • 兰州-天水地区三维重力反演及其地质解释

      1993, 15(4):45-51.

      摘要 (524) PDF 533.15 K (849)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重力资料对兰州-天水地区的深部构造进行了研究。在计算中,采用Parker-Oldenbarg三维位场反演方法,反演前对重力资料进行了地形改正和中新生代沉积层校正。根据反演结果,综合分析了有关资料,认为该区为青藏块体过渡带,并且提出了陇中盆地为断块型构造盆地的新认识。

    • >短文
    • 震源断层盘错动的柯氏力方向讨论

      1993, 15(4):51-51,89.

      摘要 (583) PDF 136.29 K (686) 收藏

      摘要:在1992年出版的《未来灾害学》中首次对震源断层盘错动引起的柯氏力进行了讨论,导出了适用于震源座标系统的柯氏力公式,并讨论了柯氏力在强余震和续发性强震预报中的意义。本短文将进一步讨论其中某些问题。

    • 场地类型的图象识别

      1993, 15(4):52-60.

      摘要 (553) PDF 637.11 K (955)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改进的连续亨明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及张掖地区进行场地类型的图象识别。结果表明,将图象识别方法用于场地类型的划分是可行的,它不仅改进了以往经验的、宏观的工作方法,而且在方法上实现了数值和计算机化,在增进识别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利用图象识别方法可以综合分析地质构造、场地土、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或特征,并对特征进行选择,定量地对场地类型进行识别分类。

    • 华北东部地区的共轭地震破裂与地质构造

      1993, 15(4):61-68.

      摘要 (571) PDF 606.74 K (893)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华北东部地区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对该地区1966-1976年发生的5次强震的震源机制、地震形变带、余震活动、极震区等震线、地形变测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华北东部地区地震破裂具有在强度上不对称的共轭剪切破裂特征;地震破裂相对于地质构造具有突出的新生性。

    • 中国大陆大震临震预报概率计算

      1993, 15(4):69-76.

      摘要 (510) PDF 483.90 K (1003)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大震前临震突发异常及其距发震时刻的时间间隔分布特征,研究了大震发震概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单项前兆的预报能力很低,多项前兆的综合预报概率较高,因此,能够对大震作出较好的临震预报。本文以唐山地震为例进行了验证。

    • >短文
    • 托来6.0级地震的预报

      1993, 15(4):76-76.

      摘要 (507) PDF 77.99 K (769) 收藏

      摘要:1993年10月26日在甘青交界的托莱牧场发生了6.0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8.6°、东经98.7°。该地震距嘉峪关断层气观测点120km。兰州地震研究所水化室气体组对这次地震作出过短期预报。

    • 南北地震带年最高震级序列的建模和预测

      1993, 15(4):77-81.

      摘要 (570) PDF 326.72 K (632)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A.G.Ivakhnenko提出的数据处理的分组方法的基本思想,以生物有机体演化的方式,给出了一种自动选择模型的最佳形式和参数,构造高阶自回归模型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年最高震级序列做了建模和预测检验,效果较好。利用上述方法,本文还对南北地震带未来5年最高震级作了预测。

    • 断层气定点观测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1993, 15(4):82-89.

      摘要 (524) PDF 544.77 K (815) 收藏

      摘要:本文对干旱地区5个断层气观测点2-3年的观测资料与同时段气象因素,用数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结果表明,气温是断层气的观测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对气温影响地下气体逸出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 灰色系统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993, 15(4):90-95.

      摘要 (602) PDF 456.40 K (962)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建模法,以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域内不同震级层次地震的发生时间为样本,建立了13个预测模型,用于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利用其中关于5.0≤M≤5.9地震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报了1989年11月宁夏固原5.0级地震的发生时间。

    • 华北断块区地震幕与气温异常

      1993, 15(4):96-101.

      摘要 (544) PDF 432.20 K (517)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1951-1980年期间中国气温资料研究了1966-1976年间华北断块区地震幕活动与1960年2月-1977年1月气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断块及其邻近地区1960年2月天气异常增温到1977年1月天气异常降温过程与地震幕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相关联;1967年5月、1973年1月、1975年9月和1976年2月的气温异常与该地震幕中1969年7月18日渤海7.4、1975年2月4日海城7.3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三次地震密切相关。2.气温异常时问和异常范围之间以及它们与地震能量之间都有较高的可信度,表明气温异常与地震幕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3.从1960年2月气温异常开始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时的16.5年可按0.618N划分为18个时段,4次7.0级以上地震和5次气温异常发生的时间恰好位于某几个时间段上。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