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14(s1).
摘要:甘肃省地震学会是由我省从事地震研究、测报的专群地震工作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专家、学者自愿发起,于1981年3月1日成立的跨学科、跨部门和跨地区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省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的学者共伺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发展规律,开展学术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促进多出成果,快出人才,为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提高地震预报的水平,尽最大可能的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做出贡献。
1992, 14(s1):1-4.
摘要:本文对我国大陆1969年以来所发生11次大震(唐山、炉霍、松潘、海城、渤海、龙陵、永善、澜沧、乌恰、道孚、共和)的各种前兆临震突变异常和趋势性背景异常运用多阶段综合、多现象综合的方法做了统计分析,研究归纳各种前兆异常分阶段发展的时、空、强(频)演变规律;临震突变项次随时间(突变日距发震日的间隔天数)分布规律;临震突发性异常组合性与同步性规律;讨论临震异常综合判断方法等问题。试图探讨大震临震预报综合指标和有效性时间预报。
1992, 14(s1):5-13.
摘要: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动态数学模型、周期图、熵谱分析、灰色预测、时间分布函数等方法结合地震活动的迁移规模,对我国新疆和青海两省区7级左右地震活动周期和未来强震地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新疆地区强震复发周期为9年;北天山温泉至中苏交界一带,南天山阿克苏、柯坪及南天山库尔勒以东一带可能是未来7级强震的危险区;青海及邻区7级左右地震复发周期为10年,1990年共和7级地震之后,青海省将是6级左右地震活动时段,除甘青交界祁连山地震带外发生7级左右地震可能性不大。
1992, 14(s1):14-22.
摘要:为了提取短临前兆异常,本文对河西重点区38套水氡,地电等观测资料(日均值或五日均值)做了一阶差分和五点剩余的计算机处理,将提取出的异常与相关的五次五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与地震——对应的确定性短临前兆异常,所谓的短临前兆异常指标只能是概率性的,并对其提出了模糊对应率的表示方法。本文还初步给出了中强地震三要素短临预报的综合统计结果。
1992, 14(s1):23-27.
摘要:本文中,作者简要简述了海原大震的震害分布特点,指出了场地条件对震害分布的巨大影响。结合国内外其他大震,分析了大震时烈度的远场效应以及产生这种效应的机制。根据海原等8级以上大震的特点,从预报、区划和场地选择、规划工程以及抗震救灾等方面提出了特大地震的防震减灾对策。
1992, 14(s1):28-32.
摘要:1990年10月20日在甘肃省天祝景泰地区发生6.2级地震。震中区烈度为Ⅷ度呈长椭园形,长轴走向N 85°W,长9.5 Km;短轴长2.5 Km,面积18.5 Km2。Ⅶ度区呈椭园形,长轴走向N 80°W,长27 Km;短轴长11 Km,面积(不含Ⅷ度异常区的4.2 Km2)228.9 Km2。Ⅵ度区呈椭园形,长轴走向N 80°W,长45 Km2;短轴长22 Km,面积562.4km2。地震地面运动的优势方向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反时针旋转特征。地震裂缝走向NW、NWW、EW向,与主体构造线的走向方位基本吻合。主震位于毛毛山——老虎山断裂中段构造枢纽部位,断裂走向N 80°W,晚第四纪为左旋走滑运动。余震围绕主震成丛状分布并沿左旋迁移发生,由其推测,地震破裂面产状N 58°W/SW<66°。震源机制解B节面产状N 82°W/SW<60°。事实说明,天祝景泰6.2级地震的发生是毛毛山——老虎山断裂现今活动的结果。
1992, 14(s1):33-41.
摘要:本文用大量资料对景泰6.2级地震前的断层气体异常现象作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发震断裂的固原点的气Rn、Co2及距震中最近的古浪点气Hg、H2的中长期异常和短临异常都十分突出。本次地震的异常范围达五百公里以上,共有13个项次的气体出现异常,其中Hg、H2的信息量最大。研究迹表明,由于He、Ne都是地球深部核裂变的产物,因此He、Ne突跳的出现是断层现今活动加剧的表现,也是本次6.2级强震的中期前兆。
1992, 14(s1):42-48.
摘要:1990年10月20日甘肃景泰Ms=6.2级地震前,兰州形变台水管倾斜仪(FSQ)、水平摆倾斜仪(SQ70B)、石英伸缩仪(SSY-Ⅱ)、和重力仪(GS11-150)的观测结果均有异常显示,本文介绍并分析了这些异常变化。
1992, 14(s1):49-56.
摘要:本文在对海原断裂带西端的四条断裂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几何,历史地震破裂带及古地震资料等对断裂进行了破裂分段研究,进而利用时间可预报模式的指数震级分布和特征地震模型对各断裂段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至1992年本区内的毛毛山-金强河断裂段的平均累积地震数接近1,因此今后一定时段内发生特征震级7.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是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地段。
1992, 14(s1):57-65.
摘要:对于活断层的研究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我国自八十年代初期相继开展了研究(丁国瑜,1982;邓起东,1982等)。在河西,祁连山地区前人已作过许多工作(余伯良,1957;魏春海等,1978;吕田保等,1985;李玉龙等,1987;陈志泰等,1988;才树华,1989)。但是,以活断层为中心进行系统的研究尚少,我们通过"中法合作"①对河西、祁连山地区的活断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区域动力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在简述构造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断层活动的基本特征、断层活动方式、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区域动力作用。
1992, 14(s1):66-71.
摘要:本文在阐明河西走廊地区地壳底部阻层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该低阻层与地质构造、其他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992, 14(s1):72-80.
摘要:本文在野外考察及收集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地质特征。对活动断裂带进行了分类划级,初步建立了南北地震带构造和地震活动图象的关系。并依据构造条件的相似性及地震重复率的研究,对南北地震带近期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判定。
1992, 14(s1):81-87.
摘要:本文以青藏地块北部盆地的形态、规模性质及沉积地层和断裂几何形态性质及发展历史为基础,结合深部结构、Pn值的对比和新生代岩浆活动,对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印度板块碰撞后的推挤作用转换为剪切作用,形成不同性质和产状的活动断裂,并叠加地球自转影响和深部物质的活动,是使本地区构造复杂化的原因。
1992, 14(s1):88-98.
摘要:1888年景泰地震是老虎山北缘断裂带现今继承性活动的结果,地震破裂带由四条不连续的断层组成,走向北西60°-70°,全长48公里,尤以中段表现清晰,可见断坎,地震滑坡和基岩崩塌以及微地貌断错的地质证据。该地震水平断距2-5米,平均3.6米,垂直断距1-1.5米,最大为2米,地震的宏观震中在陈家庄-上西沟附近,其地理座标是东经103°47'北纬37°05'。根据野外考察和史料记载重新圈定了此次地震的等震线,并修正了该地震的震级为6 (3)/(4)-7级。
为了确定地震破裂带的年代,本文利用邻区资料,粗略给出了次生黄土坡的蜕变曲线及θ=83.87-25.21OGT关系式,并用树木年代学的新方法确定了地震破裂带的年代。
用古地震法和活断层法求得古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800-1000年。
1992, 14(s1):99-105.
摘要:昌马-古浪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多种地球物理场的同步变异带上。如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莫霍面陡变带、高磁异常梯级带和居里面陡坡带上。在磁场上表现为一条北西西向,断续分布的串珠状异常带。经化极上延20公里后,断裂带仍有显示,而且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断裂产状很陡,切割很深。沿断裂带有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昌马-古浪断裂带是一条超壳断裂带。
断裂带被深部的北东向断裂切割成四段,北东向断裂是一组张扭性断层,可视为昌马-古浪断裂带上的障碍体,它控制了强震破裂带的传播和地震活动性。昌马-古浪断裂的活动是受深部构造控制的。
1992, 14(s1):106-112.
摘要:本文对古浪、老虎山和海原断层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外部及内部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断层泥内石英颗粒的破坏过程。通过溶蚀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的分类,确定了三条断层的活动时期及活动方式。最后讨论了显微构造特征的地震意义。
1992, 14(s1):113-116.
摘要:本文通过对兰州地区现代地壳垂直形变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兰州及周围地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现代地壳运动的时间尺度,并对现代地壳垂直运动与地震的关系作了讨论。
1992, 14(s1):117-123.
摘要:本文从断层的形成机制着手,讨论了活断层与现代构造应力场之间的关系。应用密集度方法,讨算了青海东部地区的活断层分布方向,得出本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40°E。将该结果与新构造应力场,地震应力场及大地形变场比较认为,新第三纪以来,研究区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
1992, 14(s1):124-133.
摘要:本文利用91个震例资料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的前兆特征。主要结果有:①地电阻率具有以下降为主的阶段性、区域性、方向性和波动性;②地电台址条件特别是岩石力学条件影响地震地电阻率前兆特征量;③地电台应选在电阻率-应力灵敏度值大的地区。
陆阳泉 , 钱家栋 , 王玉祥 , 赵家骝 , 刘建毅 , 王思平 , 刘允秀
1992, 14(s1):134-147.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矿)石极化率与应力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量、密度、矿物成分、岩石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在σ1>σ2=σ3≠0,σ1=σ2 > σ3,σ1σ > 2 > σ3三种组合应力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在压应力(σ1 > σ2=σ3)作用下极化率以下降为主;在拉应力(σ1=σ2 > σ3)作用下极化率以上升为主;在剪应力(σ1 > σ2 > σ3)作用下极化率既有下降,也有上升。(2)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极化率随应力变化的幅度不等,一般为几~几十%,其大小与岩石本身的孔隙度、渗透率、矿物成分及含量等因素有关。(3)岩石大破裂前一般都记录到了极化率前兆显示-突跳、波动、加速下降或急剧上升等现象。(4)岩石极化率相对于最大主应力具有方向性特征。
最后,运用两种电学模型讨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矿)石激发极化的物理实质和机制。
1992, 14(s1):148-153.
摘要:本文根据黄土场地具有震陷性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目前还未被人们引起注意的特殊灾害,即在地震作用下黄土场地上的城市将产生严重的地基失效事件。由于震陷的突然发生和它普遍带有不均匀性,将导致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振动和地基残余变形的共同影响下加重震害。常见的震害现象是建筑物开裂、倾斜和倒塌。本文以兰州为例,说明了黄土引起的震害将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严重灾害,应引起工程界和城市建设部门的重视,研究黄土震陷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震陷灾害带来的损失。
1992, 14(s1):154-160.
摘要:本文用土壤吸附相态汞量对阿尔金、嘉峪关、龙首山、黄羊川、海原等断裂,自1986-1989年先后采样测试,其结果都是显示出断裂上方及其两侧汞量有异常高峰值,远离断层汞量迅速减低,断层活动程度不同而汞量浓渡也有很大区别的特征。因此用测吸附相态汞量来研究断层活动性是可行的一种途径。
1992, 14(s1):161-168.
摘要:用甘肃及邻近省区的地震台网记录的周围中强地震资料研究了本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使用ML>4.0级地震的折射Pn波到时,由相对于某一给定震中方位差小于3°的两个台站配对,取其相对到时差的震中距之差求Pn波速度。优点是简便易行,并且定位的发震时刻和震源位置偏差对速度无影响。60多个地震的200多台站对的结果表明:甘肃邻近地区Pn波速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都较为明显,以东经103°为界,其以东地区平均Pn波速度为8.00±0.19/公里/秒。似乎平行于南北地震带的几个历史强震分布条带及沿河西走郎强震分布带均显示出Pn波速度明显的低速条带。毫无疑问,这些结果对地震研究和予报具有重要意义。
1992, 14(s1):169-173.
摘要:本文用单轴,三轴不等压和围压下混凝土样品的地震波变化特征实验,对含孔隙度混凝土样品破裂过程中的Vp、Vs、Vp/Vs、Ap、As、Ap/As进行了综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含孔隙度混凝土样品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较显著。2.样品破裂过程中Vp、Vs、Vp/Vs、Ap、As、Ap/As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3.在样品临破裂前地震波振幅变化的各向异性非常明显。4.地震波振幅的衰减与样品强度、性质、结构和受力状态有关,即样品强度高,受力状态为(σ>0,σ2=σ3=0)振幅衰减慢,反之振幅则衰减快。5.性质相同的样品,波速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密度和孔隙度有关,故波速也受孔隙度的影响。6.含孔隙度混凝土样品与小岩石样品有着某种相似性,因此,混凝土样品的实验结果同样对地震波波速异常有启示。
1992, 14(s1):174-178.
摘要:研制了一套与MMSO2E大地电磁测深仪配套的资料处理解释软件系统,支持MMSO2E大地电磁测深仪在野外的条件下完成常规的现场资料处理解释。经对比表明,本软件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劣于国外同类软件,且由于研制过程中注意吸收了近年来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研究的成果,而使之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色。
1992, 14(s1):179-182.
摘要:编纂《甘肃省志·地震志》的任务是甘肃省政府于1985年正式下达的,同年7月我局组成地震志编委会,开始编,12月提出了篇目(讨论稿),1986年各撰稿人(均为兼职)按各自篇章的分工,开始收集资料,1987年进入撰写起草阶段,至1989年10月陆续完成初稿。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