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12(1):1-11.
摘要:本文在“立交模式”的基础上,用三维粘弹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几个简化的地质体模型,讨论了地壳下部的蠕滑断层对浅部断层活动的影响和对浅部应力场的调整和控制过程。结果表明,深部断层的蠕滑作用可使浅部应力场增强,井使得在特定方向,特定走向的断层内的应力加速积累或松弛。据此,本文解释了地震震中沿直线的迁移问题,同时也讨论了大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力学机制。
1990, 12(1):12-17.
摘要: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了用代数重建法对南北地震带北段上地幔进行速度结构成象的数值试验的具体步骤及其结果,指出在目前地震台网布局及观测精度下,用研究区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资料可以得到较好的成象结果。在反演计算中,地壳速度模型和莫霍面倾角的选取是直接关系到成象结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1990, 12(1):18-18.
摘要:1989年11月28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甘肃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兰召开。
1990, 12(1):19-29.
摘要:分析我国大陆1951-1988年的7级以上地震及降水资料发现,从上年10月至当年8月之间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会使本地区当年的降水增多,且在震中附近有正降水距平中心。本文还分析了“地震群”与降水的关系,发现绝大部分“群震区”当年是多雨区。最后从地热通量的变化,初步分析了地震引起降水偏多的可能原因。
1990, 12(1):30-38.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大陆(重点是南北地震带北段)水氧异常变化,深入研究了有震与无震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总频次、起始异常时间差等,发现有震异常往往呈现“同步性”或“群体性”特征,而大部分“零散性”异常则属于非地震异常。根据上述研究,本文还提出了利用水氡异常预报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初步方法。
1990, 12(1):39-44.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氡正常年动态曲线的确定方法,并提出用正常年动态曲线及五日标准差等评价水氡资料的内在质量。
1990, 12(1):45-49.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断层区的岩体中进行的现场大尺度摩擦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地壳中变形波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在加载时断层泥屈服时间不一致,加载一端的断层泥先屈服,然后屈服范围逐步扩大,此过程相应于塑性变形波在断层泥中的传播。实验测得试件中塑性变形波波速约为2-3 cm/min,实际相当于10-16km/year。
1990, 12(1):50-55.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关SO2气体对小白鼠、蚯蚓、虎皮鹦鹅的行为影响的实验。实验表明,小白鼠和蚯蚓在浓度为50ppm的SO2气体的作用下出现了行为反应,在浓度为100ppm和150ppm的SO2气体的作用下活动频繁,出现逃避现象。虎皮鹏鹉在浓度为100ppm的SO2气体的作用下叫声频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常,在浓度为400ppm的SO2气体的作用下叫声频度显著下降,并出现呆痴、奓毛、甩头等异常行为。因此地震前所溢出的含硫地气可能是引起鼠类、蚯蚓和虎皮鹦鹅等动物震前行为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0, 12(1):56-65.
摘要:本文对波动方程首先进行富里叶-贝赛尔积分变换,在波数k域内构成(z,t)的有限差分隐格式进行迭代,由此计算出纵向非均匀的层状模型的合成地震图。对含有低速层和高速薄层的几种模型做了对比计算,通过时间场与空间场的波动分析,揭示了几种主要震相的传播与形成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无论高速层的厚薄如何。反射波始终很强烈。但初至首波在薄层构造中不清晰,一种属转换型的续至薄层首波震相值得注意;低速层的顶界面难以形成能量较强的上行波,因此在推断低速层埋深上存在不确定性。
1990, 12(1):67-74.
摘要:本文给出了在非均匀网格划分的情况下,利用改进的连续Hamming方法判定潜在震源的方法和计算过程。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避免了由于潜在震源形状和空间参数分配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更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构造和各种形状的网格。
1990, 12(1):74-74.
摘要:根据甘肃区域地震台网和全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是。
1990, 12(1):75-81.
摘要:用激光全息干涉法研究了在单轴压力下的镶嵌试件的表面形变,显示了离面位移场的可见图象。发现在载荷达到破裂载荷的90%左右时,沿镶嵌边界出现剧烈形变带和宏观裂纹;当岩芯强度低于或等于外围介质强度时,这种剧烈形变带集中在岩芯以外的一侧;当岩芯强度高于外围介质强度时,这种剧烈形变带形成围空图象。镶嵌试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地壳的横向不均匀结构,观察它的表面形变过程有助于探讨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物理含义。
1990, 12(1):82-86.
摘要:本文讨论了水力扩散和水库诱发地震与水文动力地质条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水力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建立了两个与水力扩散相联系的诱发震源模型--非应力增长模型和应力调整模型,並给出了该模型在水库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条件和方法。
1990, 12(1):87-95.
摘要:应用“固结问题和布辛涅斯克问题解”,计算了丹江水库水位在130m和157m两种情况下,库区基岩体深度分别为1、3、5、7、9、11、13和15km时的水压应力场、变形场和超孔隙水压力场。结果表明,σ1、σ3和τmax在库中心位置最大,库岸边较小;同时σ1和σ3在库中心均显压性,而在库岸边σ3显张性;垂直位移在库中心最大(7cm),而水平位移在库岸边最大(0.5cm);超孔隙水压力一般在库中心深水区库基下3-9km处最大,库岸边和浅水区较小;体应变一般在库中心位置形成压缩区,而在库岸边则形成拉伸应变区并同时向四周扩展,与诱发地震震中分布相一致。
1990, 12(1):96-98.
摘要:目前地震预报还没有过关,单靠某一个前兆观测台站和某一种前兆手段来预报地震都不是很准确的。因此,利用多个台站、多种前兆观测手段来预报地震就成为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种重要途径。
1990, 12(1):99-102.
摘要: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的一条著名的深大断裂带。它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990, 12(1):102-102.
摘要: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发生于郯庐断裂的渤海和郯城两个强震活动段之间。
1990, 12(1):103-107.
摘要:近年来,笔者对全球、中国、中国大陆、华北、云南、四川、台湾以及日本等不同地区地震的时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地震的时间间隔△T与其出现频次N△T之间存在两种分布关系[1-4],即。
1990, 12(1):108-109.
摘要:
1990, 12(1):110-111.
摘要:(1)从观测角度,为便于直观地从记录上加以区分,因此利用脉动的形态、周期等参量是方便的,目前国际上使用的Berkeley 1963分类法,就是这种性质的。
1990, 12(1):111-111.
摘要:根据甘肃区域地震台网和全国地震台网测定,此次地震的基本参数是。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