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9(s1):8-13.
摘要:在地震烈度区划工作中,潜在震源区的判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7, 9(s1):14-18.
摘要:黄土不但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湿陷性,而且在地震作用下具有特殊的地震工程地质性质——震陷性。
1987, 9(s1):19-23.
摘要:地震小区划的主要目的是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内(如一个城市、工矿区等)查明在遇到可能发生的强震时各个小区的地震动强度以及产生震害差异的主要原因。
1987, 9(s1):28-33.
摘要:地震烈度区划是把未来地震危险程度不同的地区划分出来,以供建设单位进行抗震设计时参考,这种烈度称基本烈度。
1987, 9(s1):34-40.
摘要:对于烈度的理解至今尚不统一。有人认为烈度是在一定地点地震造成破坏的尺度,即震原破坏效应的尺度。
1987, 9(s1):41-44.
摘要:现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常用的破裂模型是在以下四点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87, 9(s1):45-53.
摘要:宝鸡市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准地台与祁连褶皱系及秦岭褶皱系的交接部位。
1987, 9(s1):54-57,65.
摘要:地震危险区域的划分,一直是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讨论的问题,以往地震区域划分的原则,地震学家根据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提出,历史上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认为今后仍然有可能发生同等强度的地震;地质学家根据地震活动的地质构造条件的研究提出,地质构造条件相同的地区,存在相同程度地震的危险。
1987, 9(s1):58-58,69.
摘要:在烈度区划工作中,历史地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应对历史地震进行研究。
1987, 9(s1):59-61.
摘要:地震区划是地震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危及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问题,所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
1987, 9(s1):62-65.
摘要:大地震的发生周期较长,因之对一些文化开发较晚的地区,鉴定地震烈度应尽可能地把地震资料向更早追溯。
1987, 9(s1):66-69.
摘要:东西向绵延达数千公里的天山山脉,其活动历史悠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板内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1987, 9(s1):70-71.
摘要:近十年来,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小区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在全国许多中小城市都已经进行了这项工作。
1987, 9(s1):72-75.
摘要:衰减关系在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无论烈度的衰减规律还是强地面运动参数的衰减关系都很重要。
1987, 9(s1):76-78.
摘要:在地震烈度区划工作中,对于发震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依赖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背景。
1987, 9(s1):79-81.
摘要:地震烈度区划很重要的依据之一是发震构造,只有在区域应力场的配置下才能讨论其是否发震,因此区域应力场的研究对地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1987, 9(s1):82-85.
摘要:1976年唐山、松潘发生强烈地震,特别是1977年8月23日、9月5日西安市北郊草滩发生两次有感地震(震级分别为2.9/2.2)之后,市区近郊陆续出现七条线性特征明显、发展迅速、活动强烈的地裂缝,危及房屋和工程建筑设施的安全。
1987, 9(s1):86-87,90.
摘要:近几年来,咸阳市的三原、泾阳、礼泉等地陆续出现了一些地裂缝。
1987, 9(s1):88-88,94.
摘要:未来仁和时段地震危险区的圈定,都离不开对发震构造即对活断层的研究。
1987, 9(s1):89-90.
摘要:在总结地震监测和分析大量地震活动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不仅取决于地壳上部构造,也和深部构造有关。
1987, 9(s1):91-94.
摘要:1984年11月23日在宁夏灵武县境内发生了一次5.3级(MS)地震。
1987, 9(s1):100-103.
摘要:地震由地壳的构造变形所引起。因此,探讨发震区域的构造形变特征和形变过程,是中长期地震预报的重要问题之一。
1987, 9(s1):104-108.
摘要:德尔菲法(Delphi)是一种应用于决策事宜的主观概率统计方法,创始于美国著名的智囊团"兰德公司"。
1987, 9(s1):109-112.
摘要:历史震害资料表明,由地震诱发的滑坡带来的次生灾害是很严重的,如1654年和1718年在天水、通渭发生的两次8级大震都引起了大面积滑坡,造成了极大危害。
1987, 9(s1):113-117.
摘要:上龙王断层沿河西走廊榆木山东麓展布,总体呈北北西走向。
1987, 9(s1):123-125.
摘要:一般认为,中强地震的孕育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因而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就成为探讨地震成因、预测地震危险区、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问题。
1987, 9(s1):126-130.
摘要:1932年昌马地震的地震断层为一高角度左旋走滑逆断层,呈北西西向展布,断裂面向南倾,地震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为北西西向,与地震断裂走向一致,震中烈度10度强。
1987, 9(s1):130-130.
摘要:泾阳震群和地裂活动区位于渭河断陷盆地北缘的嵯峨山一带,即北纬34°14'~47',东经108°42'~58'。
1987, 9(s1):135-138.
摘要:从科学的观点来看,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1987, 9(s1):139-140.
摘要:韩城西山基岩破裂带位于古生界地层组成的倒转背斜顶部,南起韩城市西北的盘道川,北至禹门口,长约16公里,宽约300~600米,总体走向北30~40°东。
1987, 9(s1):143-143.
摘要:阿尔金走滑断裂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全长1500多公里,呈北东东向展布。
1987, 9(s1):144-144.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1]中所介绍的方法,研究了新疆一些中强震前的固体潮小震调制比的变化。
1987, 9(s1):145-145.
摘要:本文用远震的S震相与Sp震相的走时差来测定喀什台附近的地壳厚度。
1987, 9(s1):146-146.
摘要:鉴于全国有关单位野外流动重力测量使用三台仪器测量比较多,本文以三台仪器同时测量同一段差真值相等,各台仪器测量自差真值等于零为条件,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估算和改正。
1987, 9(s1):147-148.
摘要:本文对红山台1982-1984年、石场台1983-1985年、库尔勒台1983-1985年的地倾斜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1987, 9(s1):149-150.
摘要:模糊聚类的做法是:选择需要考虑的影响震害的要素(V)和被分类对象(U),建立U上的模糊相似关系,然后进行具有模糊等价关系(R)上的聚类。
1987, 9(s1):150-150.
摘要:三湖地区指柴达木盆地东部达布逊湖、霍布逊湖以及小柴达木湖所围绕的地区(北纬36°40'-37°50',东经95°00'-97°00'),是青海高原地震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
1987, 9(s1):151-151.
摘要:本文利用三角级数分区对青海省内自1900年以来发生的五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发震周期的模拟,建立了计算发震时间间隔的公式,并对此公式进行了内检及误差分析,提出了下次地震的预报时间段。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