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第8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总目录
    • 总目录

      1986, 8(4):0-0.

      摘要 (343) PDF 430.14 K (360) 收藏

      摘要:

    • 大震前复杂震源系统的非线性阶段和大震预报(一)

      1986, 8(4):1-8.

      摘要 (544) PDF 568.18 K (737)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现代统计物理学中相态突变前系统内出现的非平稳态现象于地震预报的研究中,得到了大震孕育时间T、弹性应变时段T1与非线性时段T2之比分别稳定在5和4附近。此比值与震源破裂方式、介质强度差异、构造运动速度差异无关,因而可作为浅源大震发生的临界指数。同时它还具有普适数特性,对不同地区的地震均适用。利用此比值常数以及由测震学指标所确定的T1和求得的T2可以进行确定性的中长期地震预报。另外本文还得到了孕震时间T与震级之间的两个统计式,它们分别对应于构造运动速度不同的地区。
      M1=4.2+1.5logT (1)
      M2=5.8+1.2logT (2)
      (1)式应用于构造运动速度高的地区,(2)式应用于构造运动速度一般的地区,式中的T以年为单位。利用上述两式可以进行粗略的地震长期预报。

    • 通用流变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1986, 8(4):9-19.

      摘要 (510) PDF 694.25 K (507)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一种通用流变介质模型,从理论上详细讨论了地震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对流变介质中准静态位错产生的位移场及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作了讨论。

    • 新疆天山地震带的地震流体地质效应

      1986, 8(4):20-25.

      摘要 (511) PDF 432.49 K (682) 收藏

      摘要:天山地区的高压自流水、高压油气藏及地热异常区的出露与天山地震带分布的一致性表明,孔隙水压异常高的动力条件可能成为触发浅源地震的重要机制。本文以丰富的震例为依据,认为天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前地下流体出现两类异常:一类是应力应变能积累阶段的趋势性异常;一类是应力应变能预释放阶段的临震突发性异常。两类异常在形态上和时空分布上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显示出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

    • 模式识别方法在地震综合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1986, 8(4):26-31.

      摘要 (560) PDF 423.02 K (411) 收藏

      摘要:本文阐述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综合地震预测中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文中以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例,提取了中强地震前的前兆与地震活动异常特征,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未来两年内在西北甘青交界武威-西宁以西(37°-38°N,101°-102°E)范围内可能发生6级地震的预测意见。

    • 1969年阳江6.4级地震成因的讨论

      1986, 8(4):32-36.

      摘要 (741) PDF 326.79 K (465)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阳江地震发生的情况、震源区地质背景、外因的调制作用,对阳江6.4级地震成因进行了讨论。文中提出地震沿着北东东向断层发生,主要作走滑错动,在南偏西的方向上有较强的纵波发射。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为南东东方向,同时迭加有震源底部垂直作用力。
      文中分析了震区地质背景,指出地震应力积累单元长约40公里,地震发生后,断层上盘发生陷落,造成震中区地面下沉、余震机制倾滑分量增大等现象。

    • 气压对重力仪的影响及观测资料的气压改正

      1986, 8(4):37-42.

      摘要 (548) PDF 353.98 K (658)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C-327、W-1143、W-1210三台重力仪于1984年10月在武汉的气压试验结果,给出了重力段差值的气压改正公式,介绍了兰州-天水-武都重力网测量结果的气压改正概况。

    • 陕西地区地壳厚度初探

      1986, 8(4):43-51.

      摘要 (505) PDF 493.80 K (952)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陕西测震台网记录到的七次人工爆破与邻区10个中强地震资料,利用由莫霍界面的首波Pn的走时数据,采用改进的时间项法[1]相对时间项法[3][4]计算了各测点的时间项bj和vpn,最后得出40个测点的地壳厚度。陕西地区地壳厚度的总趋势是东面较薄,西面较厚。陕北地壳较厚,约为41~43公里,陕南秦岭断块地区地壳厚度约为40公里,而渭河盆地地壳较薄,平均约为36公里。研究结果表明,地壳深部结构与地震活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 地震学情报数据库研究

      1986, 8(4):52-59.

      摘要 (538) PDF 521.53 K (651) 收藏

      摘要:将国内出版的地震学期刊论文,建立一个联机检索数据库。使用VAX11/750小型计算机和VAX DTR、CDD软件,操作系统是VAX/VMS。地震期刊论文数据库分成二个数据库,题录数据库和论文文摘数据库。它们是文件结构型数据库。一条题录记录占339字节,一条论文文摘记录占1290字节。自行编制设计了人机对话式联机检索程序。用户使用感到十分简便。论文追溯时间计划为十年或更长一些。

    • 地核中MHD波的惯性模

      1986, 8(4):60-69.

      摘要 (609) PDF 482.36 K (477) 收藏

      摘要:地球外核处于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状态,可以支持多种磁流体波的激发和传播。在地核中存在强的环型磁场,沿磁力传播的MHD波受到地球旋转的影响,分成东行的惯性模和西行的磁模,这两种波模具有高度色散的特点。其中西行磁模波与地磁场长期变化和西漂有关。东行惯性模波具有数天到数百天的周期,其磁效应被导电地幔所屏蔽,传不到地表,但它与下地幔物质可能发生力学耦合,在地幔中产生周期变化的力学过程,这种影响可能达及地表并在地表的地球物理现象中表现出来,它可能是某些周期性或韵律性地球物理现象的原因之一。

    • >短文
    • 地电观测中的一种新物理模拟法

      1986, 8(4):70-73.

      摘要 (467) PDF 263.30 K (452) 收藏

      摘要:地震预报中的地电法观测研究已经普遍开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震源区孕震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干扰因素的多样性,人们需要了解地电台址下勘探体积内电阻率的分层情况,从而设法从自然正常的背景值上分离出地震前的地电信息。

    • 唐山大震后邢台、海城老震区的同步"颤扰"现象

      1986, 8(4):74-76.

      摘要 (509) PDF 188.00 K (403) 收藏

      摘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后,从对观测资料的分析中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在邢台地区的红山地震台记录到唐山大震区的强余震后10小时之内,邢台地区发生的小震的初动方向与唐山强余震有很好的一致性。

    • 河西堡台64型地震仪测定P波震级起算函数的初步研究

      1986, 8(4):77-81.

      摘要 (547) PDF 321.66 K (629) 收藏

      摘要:在我国,对于远震的研究,多数采用基式(SK)仪的面波震级,並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震级起算函数。但是,对于64型仪器却没有相应的震级起算函数,而借用古登堡-里克特的体波震级的起算函数,因此有必要对该仪器的震级起算函数进行研究。

    • 1986年8月26日门源6.4级地震及其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

      1986, 8(4):82-84.

      摘要 (1103) PDF 214.26 K (546) 收藏

      摘要:1986年8月26日17时43分在甘青交界的青海门源北(北纬37°42',东经101°34')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随后,在主震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的余震。到9月底为止,据初步统计该区内共发生大小余震达700次。

    • >研究报导
    • 黄金分割数在灾害科学中的意义

      1986, 8(4):85-86.

      摘要 (611) PDF 161.52 K (437) 收藏

      摘要:众所周知,黄金分割数是指把一个线段分为不等的两小段,这两小段分别与总线段长度之比为0.618和0.382,另外这两小段相互之比也是0.618,这个数即为黄金分割数。关于0.618的实用价值,华罗庚在推广优选法时曾作了评价,但其广泛的意义还远远未被揭示。

    • 丰城堡-老军地区地壳偶极电测深法的观测研究

      1986, 8(4):87-87,86.

      摘要 (492) PDF 158.00 K (376) 收藏

      摘要:祁连山北缘的甘肃民乐盆地及其附近地区是我国重点监视的地震危险区之一。1985年我们在民乐盆地东侧山丹县丰城堡-老军(大黄山北麓)地区进行了地壳偶极电测深法的长期定点观测和研究工作。

    • >动态评述
    • 地震学CT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1986, 8(4):89-96.

      摘要 (517) PDF 675.62 K (484) 收藏

      摘要:CT技术同遗传工程、新粒子发现和宇航技术一起被称为七十年代四大科技重要成果[1,2]。这项重要的科技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到医学、射电天文学、核磁共振、显微技术、无损检测、磁流体力学、物质结构、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许多领域中,並先后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金(Cormgck和Hounsfiëld),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Klug)。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