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6(2):1-9.
摘要:鄂尔多斯地块有其特殊之处。据统计,有记载以来8级以上大震在此地块边缘地区共发生了5次,足见其活动的强烈。另外还有55次6级以上地震也分布在边界处。从实际意义讲,地块周边的一些地堑区是西北、华北人口稠密,工农业集中的地点,故研究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就更为必要。本文在[1]文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块体和其周围的地震活动性作进一步的讨论。
1984, 6(2):10-19.
摘要: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概括地介绍了水口山、恩口、桥头河矿区抽水期间诱发地震的某些特点,接着从空、时两方面论证了地下水潮与抽水地震的关系及诱发机制,最后部分讨论了地下水潮研究方面目前存在的三个问题。
1984, 6(2):20-27.
摘要:长江三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所在地。这里地震工作开展较早,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外地学界曾在此进行了多方面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在着手规划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初期,己布设了三峡地震台网,同时开展了地震地质调查和地形变观测工作。笔者在峡区周围曾参加过多次地震考察,发现黄陵背斜东西两侧地震时,在远离震中的钟祥和荆门地区出现等震线单独封闭的独立烈度异常区。
1984, 6(2):28-34.
摘要:六年来,我们用无阻尼水平摆地倾仪,在1.7秒-5秒的周期范围内,在一系列的强震发生前,分别记录到了一种明显的波动异常。並用它对不少的强震,诸如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1976年11月7日盐源6.9级地震,作了比较好的临震预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苗头的临震前兆。
本文是对六年来探索工作的一个总结,並对其成因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1984, 6(2):35-43.
摘要:本文对中国大陆(M≥5)浅源强震的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其持续时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分为初期、中期、晚期和特晚期四个阶段。
文中根据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提出了对强余震和晚期强余震的预测方法。地震序列b值曲线的横截距与最大余震的震级之间,以及b值曲线的偏离点与可能发生的较大余震的震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强震破裂的扩展方向和余震区内的空段及余震区的边缘是发生强余震的可能地点。强震序列余震区的地震频度变化与强余震的发生时间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最后,本文对强余震的成因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初期和中期发生的强余震与震源区的剩余应变能和本区的应力状态与水平有关。晚期和特晚期发生的强余震则可能与周围区域应力的加强並传递、叠加在震源区岩层介质上的过程有关。
1984, 6(2):44-52.
摘要:1977年以来,我国历史地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展很快,对过去的地震目录尤其是对中强地震目录作了许多的订正和补充。这种基础性工作,将使过去人们对地震规律的研究,譬如所谓的地震阶段性、周期性、成丛性、条带性、迁移性、呼应性、围空性等等,都将是一次检验[1]。
1984, 6(2):53-59.
摘要:本文给出了唐山地震前后昌黎台、宝抵台和北京台相对红山台地磁场垂直分量Z日变幅相关分析的结果。结果表明震前三台均有异常显示,昌黎台最为明显,异常时间为数月,异常幅度为数伽马。综合文献[1,2]及本文结果,简单讨论了这类变化的可能机制,提出包体破裂失稳-孔隙流体扩散-包体膨胀硬化过程可能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1984, 6(2):60-68.
摘要:本文使用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部分地震台站记录的江、浙地区工业爆炸资料,进行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反射波和折射波震相论证。利用广义线性反演,获得该地区的主要地壳结构。结果表明,这一地带为多层地壳结构,地壳厚度平均为33公里左右。
1984, 6(2):69-79.
摘要:为了研究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卫照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解译了鄂尔多斯周围和华北地区的卫星照片。共解译出巨、大、中、小各类线性破裂4737条,发现它们的最新活动表现在:1.继承性:即新的破裂沿袭中生代以前的老断裂活动;2.新生性:部分破裂在第三纪特别是第四纪形成。两种表现在卫片影象上都相当清楚。我们认为这些由卫照识别出最新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有一定关系。
1984, 6(2):80-89.
摘要:DSL-1型流动地震仪是一种多用途微震仪,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地应用于天然地震、人工爆破、地面脉动以及工程振动测量等方面。
本文详细研究了该系统的动态特性并给出它的解析计算式,以便于对观测波形作定量分析使用。文中还描述对该系统进行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系统动态特性的理论结果与实验测定吻合良好。
1984, 6(2):90-100.
摘要:在接近地震发生前,震源区和它的邻近地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微弱外因,如引潮力,大气压力或磁暴可以调制这些地区向发震发展的过程以及由这些过程所引起的前兆,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曾论述过这个问题。外因对前兆的调制效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过源调制 这种调制是外因对应力积累单元(震中区)的不稳定过程的调制並相应引起前兆。
2.过场调制 过场调制是外因对震源外围调整区的不稳定性进行调制,並相应引起前兆。
3.非震调制 即外因对地壳内非地震的不稳定性进行调制,並相应引起某些观测项目的突变异常。例如某些蠕滑事件可以被外因调制,但不一定有地震发生。
4.虚假调制 这种调制是外因直接调制某种对象並引起假前兆。例如气候的突然变化引起动物异常等。值得指出的是,有时假前兆还可能与地震发生同步。这是因为外因一方面可以直接引起假前兆,另一方面对地震发生也有触发作用。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许多我国的例子以证明调制模式。本文列举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的震例以进一步证明调制模式对短临预报的普遍适用性。在国外的震例中,其中日本的震例有4个。它们是1978年元月14日伊豆半岛与大岛之间发生的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前5天,距震中20公里的氡气观测站观测到了氡气的突然变化,此日为朔日;1980年6月29日伊豆半岛东方海中发生6.7级地震,在震前4天前前震突然频繁活动,此前震开始活动日接近望日;1976年7月26日日本伊势湾4.1级地震,该震虽不大,但地震前8小时在震中附近的伊良湖形变站记到临震当天的形变暴,此日为朔日。1977年11月6日,日本根府川3.9级地震,离震中10多公里的网代形变站在地震前6小时观测到形变暴,此日为望日。苏联的震例有二个,第一个例子是1978年11月2日,苏联中亚阿莱地方发生7级地震,震前两天安集延和塔什干地磁台磁场差值△F突然异常,此日为朔日。第二个例子是1972年2月7日加尔姆4.7级地震,这次地震前3-4天在离震中130公里的氡气站上观测到突然异常,此日为朔日。美国的一个震例是著名的感恩节地震,该震发生在1974年11月28日,震级为5.2。10月31日,即震前27天霍利斯特地磁台阵中有两个台的地磁场差值出现突变,此日恰好为望日。上述两台在震中西南10公里左右。由于固体潮资料是已知的,便于对比,所以文中对比的外因皆为固体潮。其它磁暴与大气压力变化调制的例子将在以后讨论。
以上震例说明,在临近地震前震源以及外围地区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此时外因能调制震源过程,激励震源变动,使之发生较大的前兆变化。因此突然的前兆变化与外因同步可视为地震即将来临的标志。此外文中还列举了美国加里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蠕滑加速与固体潮高潮同步的例子以及苏联中亚地镭区的突然变化与固体潮高潮同步的例子。因此应当指出,外因也可能引起非震滑动和假前兆。
1984, 6(2):101-116.
摘要:本文把较大地震前观测到的地震波振幅异常变化与模拟实验的结果及理论分析加以对比,借助于地壳介质的变化对振幅比前兆异常特征提出了某些物理解释。
较大地震前观测到的地震波振幅比时间变化呈"低值——上升到稳定高值——发震——回到正常值"的形态;主震危险区位于异常区内,多数在比值梯度大的地方,临震时比值骤增,各台比值峰值出现时间由震中距,方位角不同而有序。岩石压力实验中压力达岩石破坏强度50-60%以后,P波振幅随压力增加而下降,幅度较大;AS/AP随加压而下降,达破坏强度90%以后,迅速回升;若加载达破坏强度之95%时充水稳压,P波振幅在各方向均减小。在理论上把孕震过程中介质的变化分别用单相和多相介质模拟,多相介质中考虑以气和水为孔隙流体,给出本构关系,求出速度和垂直向位移。理论工作表明:AS/AP在孔隙介质为气时比为水时小;P波振幅变化大;孔隙度大,振幅比变小。
介质中应力集中程度达岩石破坏强度60%前后,可分别用单相和多相来描述介质。两相中,微裂隙张开,以气体为主,AS/AP变小,呈负异常,达90%时,AS/AP上升,围压大于孔隙压,孔隙流体以水为主,且水进速率大于孔隙度增大速率;临震时予滑,应力部分解除,孔隙部分闭合,孔隙饱和,振幅比出现峰值,至于空间分布则要考虑应力积累与调整部位介质强度不同,可能造成孔隙度及饱和度不同所致。
由于本文的物理解释中综合了实际观测,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又把应力状态与介质变化联系起来,故此种解释可能具有成因观点。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