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5(1):1-8.
摘要:本文从板块构造的观点出发,根据深大断裂带、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兰闪石片岩的空间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了五条不同时期的板块缝合线。它们从北向南的发展过程是由老到新(加里东至喜山期),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洋壳不断的消亡和陆壳不断增生的结果。青藏高原的强震(Ms≥6级)不仅沿板块缝合线成带状分布,还沿它们作往返的迁移,表明强震的分布不仅与年轻的板块缝合线一致,而且也和活动的古板块缝合线一致。根据青藏高原强震分布的特点,提出强震的发生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其能量的来源与地幔物质的活动有关。而板块缝合线及次一级活动断裂为地震积聚能量提供了条件,起控震作用。
1983, 5(1):9-17.
摘要:本文对新疆天山地震区一些中、强地震发生前的b值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自1971年以来发生的5.5级以上地震震前普遍存在b值的缺震现象,缺震震级和发震的震级对应较好。1972年以来4.8级以上中、强震前普遍存在着b值负异常,异常时间及其与异常幅度之积(β)和震级相关显著。利用它们各自与震级的关系式可以对未来地震的震级作出估计。另外还发现一些中、强地震的余震或全系列、小震群在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在未来地震发生的地区呈低b值。
1983, 5(1):18-24.
摘要:本文探讨了唐山地震前后天津、唐山地区地下水位异常形成的机理、力学过程的解释,以及与震源演化过程的关系,认为:唐山震中区和外围天津地区分别受震源迭加的垂直向上力派生的水平向张应力作用和深部横向水平力拖曳派生的垂直向下牵引力作用,造成地下水位的长期下降。临震时天津地区受震源应力场强化的反馈作用,使深部横向水平力拖曳受阻,引起观测水层产生回压,而震中区则因主破裂前的预滑,引起震源应力场转向,使观测水层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出现地下水位的临震突转回升。又因唐山位于震源体上方,天津紧邻震源体的外围,且观测水层分别为坚硬灰岩和松软土层,具有不同的水文地质力学性质,故地下水位异常发展,显示出不同下降速率的统一孕震力学过程。文末,用唐山震中区地下水位异常资料,讨论了与震源演化过程的关系。
1983, 5(1):25-30.
摘要:本文对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的主震参数、震前的地震活动以及地震序列的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在震中附近区域存在小震活动的空区。空区形成后,小震的频度、b值、应变释放等参量出现了异常变化。一定区域的波速比在震前也有异常显示。同时,临震前于空区的边缘发生了一组具有某些临震信息的地震。
文中也对余震序列的概况作了介绍,指出该序列具有机制稳定、b值较低等与一般余震序列不同的特征。
1983, 5(1):43-52.
摘要:根据"可公度性是周期性的扩大"这一思想,对南疆Ms≥6.0级的强震活动进行了分区统计。发现各统计区几乎无例外地存在有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大多数地震符合情况良好,个别区少量地震误差较大。以统计角度看,效果是明显的。经假设检验,相对误差为正态分布,其大小与预测期长短无关。特别是各统计区不同的可公度值之间有一个约为11年的最小公倍数,表现出极好的可公度特征。
1983, 5(1):53-59.
摘要:本文从块断构造观点出发,研究了四川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规律性。结果表明,四川强震活动具明显的块体性,在发震时间上具有"成对性"和"趋短性"。同时,对1900年以来四川地震活动的周期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这对中长期地震趋势的估计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1983, 5(1):60-65.
摘要:中国东南地区,强震(M≥4(3)/(4)级)往往在一个断裂带中呈对偶活动,它们和构造形状申的斜方式和单斜式的对称性一样,反映了应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的对称性,但由于影响发震过程的有关因素的差异,对偶的两次地震的震级差为0-1级,间隔时间为几个月至近百年,震中间距为15-300公里,而这些参数又与本区的具体条件密切相关。自公元1500-1977年期间,本区强震的对偶活动占所发生强震次数的61%,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在地震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3, 5(1):66-71.
摘要:本文利用重力资料,采用单层地壳模式反演了甘肃西部地区的地壳厚度。根据艾利的均衡假设,进行了均衡补偿的归算,编制了莫霍界面图和均衡异常图。
作者对甘肃西部地区的地壳变异带形成的力源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结合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地壳构造、均衡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1983, 5(1):72-78.
摘要:本文以事实为主,阐明本区上地壳结构、活动断层分布、地块的垂直运动。在此基础上研完了区域地壳活动方式,定向分析了主压应力方向,並得到测量资料的验证。
1983, 5(1):79-84.
摘要:文本详细叙述了陇西旋卷构造的展布特征,认为陇西旋卷构造展布在青藏地块、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其整体向固原、宝鸡一带收敛,向西北方向撒开,主要旋回面两侧相对作反时针扭动,总的可以划分为六盘山-南、西华山-毛毛山、香山、炭山-窑山-烟筒山、大、小罗山-牛首山和青龙山五个旋回褶带。
该构造在卫星照片上有明显的显示,现今仍有强烈活动,对7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並有地震自外旋带向内旋带迁移,震级逐渐增大的特点。
本文认为陇西旋卷构造的形成是受青藏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活动的影响所至。
1983, 5(1):91-98.
摘要:1978年以来,我们提出了短临预报的调制模式。这个模式把震源过程、前兆和外因(如磁暴,固体潮和大气压力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进一步把调制模式广义化,即调制可分:过源调制、过场调制、无震调制和直接调制,调制的对象除地学现象外,把人和生物也包括在内。调制模式预报地震的思想是:大震前震源地方和其附近的调整场区已很不稳定了(有四种不稳定形式),此时平时不起作用的外因也可调制震源过程和触发地震。这种被调制了的震源过程所引起的前兆的出现时间就与外因出现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际中发现外因出现日期与前兆出现日期同步时(此日称调制显示日或同步日)则预报转入短临阶段。此后要加强观测,特别要注意外因再出现的日期和前兆集中出现的日期发震。
1983, 5(1):99-118.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与实际资料分析上入手,较系统而广泛地研究了强震及中强震前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
首先,选取多相介质模型来模拟乎震区的舍裂隙岩石。在两相介质情况下用传波理论研究了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如振幅和皮形的一般变化。所得的理论结果表明,P波、S波、面波及尾波等的振幅、振动特续时间,周期或频谱等在大震前均可能出现某些前兆异常变化。
其次,借助于观测资料,本文介绍了探索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前兆异常的一些有效处理方法。特别使用了对尾波和短周期瑞雷波的前兆异常的分析处理方法。除天然小震资料外,还使用了矿山人工爆破资料。作为例子,本文得到了在溧阳台(距M=6.0震中22公里),天平山台(Δ=190公里)和杭州台(Δ=220公里)从马鞍山铁矿爆破源(震中西北86公里)爆破中记到的直达波和反射波的新的资料结果,从中较详细地研究了P波和S波的振幅、振幅比、初动周期偏差和尾波的某些特性(相对走时,频率变化,振幅衰减及由尾波确定的Q值)。
然后,本文利用大量的实际观测资料,具体剖析和研究了我国唐山(M=7.8)、海城(M=7.3)、松潘(M=7.2)、溧阳(M=6.0)及其它一些强震和中强震前的P波、S波、短周期而波和尾波的多种动力学特性(振幅、振幅比,初动周期偏差,波形和频谱,振动持续时间等)出现的前兆异常变化,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了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前兆异常变化时空分布的一般特点,並与波速异常加以对比。
最后,对所得的结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讨论。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大震前地震波的某些动力学特性的前兆变化能明显地观测到。因此,如果同时使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地震前兆信息。
1983, 5(1):123-127.
摘要:传统大地构造学侧重于大陆的研究,忽视了海洋,而板块构造学则立足于海洋,对于大陆内部的板块划分讨论极少。对于大陆板块的逐级划分,早在板块学说问世之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采用的名称(如断块、块体、地块等)不同,没有与海底扩张理论联系起来。
1983, 5(1):128-129.
摘要:五泉山水化(水氡)观测站于1981年9月份正式投入观测,使用的仪器是自记测氡仪和FD-125型射气仪。水源为西龙口泉水多个逸出孔封流两路管道,一路引入观测站内做为自记测氡,一路在山崖上做为日观测取样。自1981年9月底以来,自记测氡值除数据间断外,大都在7.5-8.0埃曼范围内,但日观测的氡值却出现了显著的趋势下降(图1),下降幅度达21%。
1983, 5(1):130-133.
摘要:从一九六八年开始,甘肃省内先后布设和改建的地电台共有十七个。采用的基本都是四极对称法;供电极距最长为一千五百米,多数在一千米左右;观测仪器大都是DDC-2A型电子自动补偿仪,仅在兰州和临夏两台长期使用精度在万分之五的直流数字电压表;多数台长期观测误差在1-1.5%之间。
1983, 5(1):134-136.
摘要:1980年榆中地区较为干旱,年降雨量不足多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但该区自1980年10月份以来地下水却普遍上升,一些泉水水质逐渐变坏,以致不能饮用。这是否是地震前兆反应,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考查,目的在于及时地找出变化的原因,为地震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
1983, 5(1):137-138.
摘要:地震成因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与地震预报密切相关。但这个问题很复杂,目前学说很多。本文拟讨论气化性地震成因的观点,並试图用于地震预报。
1983, 5(1):139-139.
摘要:1982年10月30日至11月8日,国家地震局委托兰州地震研究所在兰州举办了一次地震波理论与应用讲习班。国家地震局所属分析预报中心,各研究所、地震学校、物探大队、各省局及云南大学等共30个单位,87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讲习班,中级科技人员接近半数。
1983, 5(1):140-140.
摘要:美国地质调查局著名地质学家华莱士(Wallace,R. E)博士及巴克纳姆(Bucknam,R. C)博士在北京参加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于1982年9月19日到达兰州,对兰州地震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在访问期间,外宾们应邀作了学术报告,参观了兰州观象台和五泉山水化观测站,同本所部分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1983, 5(1):141-141.
摘要:模糊数学方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数学方法。由于用它们来分析处理各类经验性的信息与模糊研究对象时具有简单方便,便于运算和利于吸收人的智慧与经验等优点,这些方法已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内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已引用到地震研究当中。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