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3(4):1-8.
摘要:本文分析了南北带北段为主体的陕甘宁青地区近十年来的65个中强地震的前兆资料,以及中强震的特点和预报的难点。初步提出了综合预报对策、方法、程序和指标,並对它们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与讨论。
1981, 3(4):9-16.
摘要:本文研究了唐山7.8级强震孕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中期阶段的区域地震活动性的主要特征。指出1975年后,异常的转折及主震的低应力降等现象表明,强震可能发生于应力峰值之后的下降段。由震前震源周围地温的增高推测,在应力下降的同时,由于热软化作用,介质强度迅速降低,导致强震发生。
1981, 3(4):17-25.
摘要:本文根据西藏高原地热活动与温泉分布和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地壳深部要素的统一解释。说明了西藏高原水热分布及其活动原因是由于地壳介质中温度很高,地壳中存在着物质的熔融或部分熔融所致。水热显示是受深部地壳构造与物质运移所制约,其热能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和岩浆上涌所提供的。
1981, 3(4):26-31.
摘要:本文从地磁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感磁效应和地震地磁相关性这两类有本质区别的预报方法。应用多年资料对幅相法、低点位移平面图法和日变形态法等三种具体的预报方法进行统计检验,认为利用幅相法和低点位移平面图法相结合预报中、强地震,特别是预报发震时间有一定的效果。最后对与变化磁场预报地震联系在一起的跨越式预报方法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它是建立在多种环境因素表现出来的周期性和周期性触发作用众友受环境因素的调制临震突发性异常表现出来的间断性和周期性起伏的研究之上的。
1981, 3(4):32-3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选择电极、氧化还原电位(Eh)等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测试技术。並以1980年甘肃闾井3.4级地震取得的现场观测资料说明,氟离子、硝酸根、Eh等项目在地震前有较明显的前兆反应。以离子选择电极为主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所需仪器设备较少、测定手段简便、便于现场实地观测、易于实现连续自动化等优点。是水化多项观测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必将在地震预报的研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1981, 3(4):37-42.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天水地区存在一条与地震关系密切的南北向活动构造带。
1981, 3(4):43-48.
摘要:麻城-团风断裂是一条区域性深断裂,发育于其主干断裂上盘的次生黄土岗狭长断块内部的剪性闭锁构造——鹰山尖四道河断裂,在主干断裂逆向左行错动活动中,贮存大量弹性位能,终致暴发地震。以此方式促其闭锁构造向一端发展,这是麻城黄土岗地震的基本孕震构造模式——岩石破裂型地震。
1981, 3(4):49-55.
摘要:本文利用宁夏地震台网观测资料,讨论了宁夏区内七个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并且给出了1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大地形变测量资料分析认为,宁夏北部银川平原的区域应力场以北北东方向的主压应力占优势。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以北东方向的主压应力占优势。南部和北部两区域的分界带在中卫、中宁一线。中卫附近的主压应力方位为165°,与其南部、北部地区都不相同。本文研究结果认为,现今宁夏构造应力场的格局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作用有关,其中印度板块的推挤起主导作用。
1981, 3(4):56-61.
摘要:在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震源区内,又于1978年5月18日发生了一次6.0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性质做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是7.3级地震断层面的一次新破裂,根据6.0级地震后余震的发展,粗略估计了这次地震的破裂面积。依照断裂力学的某些公式,估算了这次地震的总能量为6.1×1021尔格;地震矩为2.8×1025达因厘米;应力降为113巴。同时对预报这类地震提出了一些看法。此外,根据7.3级地震后余震的分布和地震产生的水平应变量的空间变化,对7.3级大震的发震情况做了推测。
1981, 3(4):62-68.
摘要:本文从医学角度阐述了由于地震而对人体机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地震前后地壳中元素的重新分布和达及地面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地震前或地震时由于地磁场的改变(包括磁暴)可引起健康人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及使有病机体病情恶化,或使人群易发生感染性疾病等;次声振动造成人体内脏损害;地光、地热、射线等对机体灼伤、器官病变;震区动物异常活动可能造成流行病或传染病的蔓延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初步提出了震前震后的防疫、医疗措施,力争无害或少害于人类。
1981, 3(4):69-72.
摘要:1932年12月25日发生在我国祁连山区的昌马7.5级地震,对于人们研究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方面,是一个值得很好总结的震例。1964年时振梁等对该地震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宝贵的资料。1974年原兰州地震大队对这一地震继续开展工作时,笔者参加了半年实地考察。此次考察成果亦有所介绍。笔者至今以为,有关此次地震于地表出现的地震破裂带特征,特别在其空间展布、力学性质以及由此所反映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等方面,尚有值得进一步研究之处。本文拟就一些问题作一探讨,并对前人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商榷。
1981, 3(4):73-76.
摘要: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乌什县东北约30公里处接连发生Ms=6.0、Ms=6.1级两个地震。震前,离震中90公里的阿克苏地电台根据自然电位异常对这次地震作了某种程度的预报。为了监视震情的发展,同年四月初我们在乌什县九眼泉台增设了自然电流观测。九眼泉台位于乌什城区西北燕子山北麓的九眼泉公园内。该台布设了东西、南北两个测道。南北道大致垂直泉眼走向,东西道大致平行泉眼走向。两道极距均为100米。
1981, 3(4):77-79.
摘要:武都地电台自1974年12月以来,已观测到不少震前地电阻率突变的现象,特别是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7.2级地震前后,以及距该台50公里范围内的很多小地震,都较好地显示了震前突然下降的特点。为了探讨震前地电阻率的突然下降现象与一定范围内的地震的发生是否有内在的联系,现将我台对应地震较好的一条测线(平行Ⅰ道,方向北西73°)观测到的部分短临异常资料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1981, 3(4):80-82.
摘要:1.概况柳湖泉位于平凉城北的公园内,属第四系全新统出露的冷水泉,主要是泾河水和降雨补给。泉点水温年平均为12℃。氡含量为15埃曼。使用的观测仪器是FD——125射气仪。2.水氡变化形态用五年水氡的月均值作为纵坐标,时间(月)作为横坐标作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尽管每年的水氡值有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每年十二月到第二年一、二月份是氡值最低阶段,七、八月份是氡值最高阶段,整个变化图形呈正弦形曲线。
1981, 3(4):83-85.
摘要:1.地裂缝的基本特征1977年8月-9月西安辛家庙铁炉庙一带相继发现地裂缝。铁炉庙地裂缝位于市东南郊渭河三级阶地内黄土塬前缘洼地的北侧,东起铁炉庙,经后村、小寨、西到吉样村,断续延伸约6.5公里,尤以铁炉庙地段最为发育。其总体走向为北70°东,倾角70-90°(一般为76°)。由数十条地裂缝组成裂缝带,宽度为8-20米,一般在10米左右。地裂所经之处,建筑物多被裂开。
1981, 3(4):86-87.
摘要:西影深井处在西安凹陷东南坡大雁塔热异常带上,位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后院。井深2000.41米。给水层有两层,分别是:1520-1527米和1560-1617米。1417米以上的环形空间用水泥封死,因之工农业取水层和地表水与该井给水层无水力学联系。从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发现,水位的升降变化与气压的升降变化同步性很强,反映了气压是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1981, 3(4):88-88.
摘要:国家地震局委托兰州地震研究所举办的全国性第一次震源物理学习班于1981年7月21日至8月8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科学工作者70人参加了学习班。研究员郭增建同志及从事震源物理研究工作的秦保燕同志介绍了国外震源物理研究现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震源物理学。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