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第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模糊数学在地震预报和震源孕育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1981, 3(3):1-8.

      摘要 (512) PDF 566.68 K (807) 收藏

      摘要:模糊集的概念和方法是十多年前才提出来的,现在已在很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作者试图把模糊数学的知识引入地震预报。为此采用模糊语言对"正常"、"异常"作了初步探讨。初步确定了单项前兆异常和多项前兆异常的隶属函数。从方法上对编制预报程序作了大胆的设想。并以两个简单实例为样本作了内检,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我们认为,采用模糊数学技巧具有诱人的前景。

    • 临震电磁波信息研究

      1981, 3(3):9-14.

      摘要 (538) PDF 487.59 K (825) 收藏

      摘要:临震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的现象,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震后,一些单位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观测研究工作。

    • 唐山地震的重力异常

      1981, 3(3):15-20.

      摘要 (595) PDF 384.44 K (633) 收藏

      摘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及实验证明了重力仪格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而且对观测值的影响极大,以致造成虚假异常。
      本文对京津唐地区重力资料进行格值改算,再计算唐山地震前,唐山测点自74年4月至76年3月累积重力上升了130微伽,由76年3月到7月短期异常近200微伽。
      根据异常范围、形态、量值计算震前在莫氏界面断裂处有一个密度异常区。

    • 判断续发性强震的一种能量标志

      1981, 3(3):21-26.

      摘要 (591) PDF 422.76 K (823) 收藏

      摘要:大地震发生以后,几乎无例外地有余震发生。由于历史地震缺失余震的记载,所以早期余震方面的研究很少。近年来由于区域台网建立,加以强震频繁积累了一些余震的记录,因而地震序列活动的研究日渐其多,但过去多偏重于序列活动类型方面的研究,对于-强震序列活动后有无续发性地震的问题研究尚少,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 青藏高原地区的p波走时与上地幔结构

      1981, 3(3):27-34.

      摘要 (535) PDF 536.64 K (687)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天然地震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P波走时特征。从2°到26°的走时可以近似用三段直线来描述,视速度在10°和19°附近有明显的变化。推断的上地慢结构表明:高原上地慢顶部属于岩石层范畴,P波速度为8.11±0.04公里/秒:腾冲地区存在低速层,其速度为7.59±0.09公里/秒,深度在40公里至170公里之间;"20°间断面"的深度在450~500公里,界面下的速度约为9.9公里/秒;从M界面至"20°间断面"之间的P波速度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此外,还对本文结果的构造物理意义进行讨论。

    • 唐山地震的某些前兆及上部地壳的向斜弯曲现象

      1981, 3(3):35-42.

      摘要 (533) PDF 634.42 K (894) 收藏

      摘要:1976年唐山强震发生在我国地电阻率、地磁观测、精密水准重复测量等多种观测网分布较密的地区,附近渤海沿岸还有数个长期记录的验潮站。震前地电阻率和地磁二种物理量出现了地理范围基本吻合、分布广阔的异常区。根据自然条件下岩(土)层压缩时电阻率变化的实验结果,认为只在1973~1976年间才出现的地电阻率区域下降,系地表浅层压密的结果,其压缩线应变的数量级约为3×10-5。有意义的是基本在此同一区域内,1975~1976年间还观测到ΔZ和ΔF减小的效应。根据航空磁测测区内磁性地质体埋藏较深的资料及非线性压磁的实验,得知震前ΔZ、ΔF以及磁倾角减小的效应,系埋深8~25公里的磁性体非弹性体积膨胀的结果。震前精密水准测量发现,自1969年以来震中地区地面下沉,平均海平面资料表明,此下沉一直持续至地震发生。宁河(Δ=50公里)附近下沉幅度最大,可达8~12厘米。
      综合震前出现浅层压缩、深层膨胀、地表下沉的现象,推论唐山震前震中区附近的上部地壳(0~25公里)发生了向针弯曲现象——一种活动褶皱。唐山地震的孕育及发生便可能与此活动褶皱不断增加其挠度以致破裂有关。

    • 地电阻率年变化的一种物理解释——大柏舍台不同极距地电阻率观测结果

      1981, 3(3):43-47.

      摘要 (537) PDF 386.73 K (809)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河北省隆尧县大柏舍地电台不同供电极距试验观测资料,与地下潜水水位动态的相关分析及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给出地电阻率年变化的一种物理解释,即认为大柏舍台地电阻率年变化是由于供电极距短,勘探深度浅,从而受潜水动态影响的结果。为消除大柏舍台地电阻率年变化,应采用不小于1500米的供电装置。

    • 海城地区震前低层大气增温的数值分析

      1981, 3(3):48-60.

      摘要 (655) PDF 882.06 K (1335)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了震前低层大气的增温原因,利用温度倾向方程,考虑了每一项加热因子。铅直速度项(对流项)的值为-8.6°/天(3日)、-3.8℃/天(4日),位于地面至970毫巴的薄层内,辐射项分别为+3.9℃/天、+3.3℃/天,水平输送项,+0.43℃/天,-0.8°/天,潜热项很小。感热项(下垫面感热通量)是从倾向方程中倒算出来的,似乎分别是7.4℃/天,3.8℃/天。然而平均气温的观测表明,在1-4日的一半时间内高于平均地温。它意味着一半时间内感热输送是从大气输向地面,感热的净输送为零。
      这个结果表明震前低层大气加热非常不同于传统方式(热传导、涡流扩散),它似乎与地气污染有关,是震前地下所逸放出来。

    • 一九三七年青海托索湖7.5级地震形变带特征

      1981, 3(3):61-65.

      摘要 (1065) PDF 405.07 K (929) 收藏

      摘要:1937年1月7日青海托索湖7.5级地震形变带长达300公里,总体走向北70°西,与库赛湖-玛曲断裂带展布完全吻合。该形变带由一系列陡坎、鼓包、张裂缝、鼓梁和陷坑组成。各种形变现象的组合显示发震断裂具压扭(反时针扭动)特征。反映了震区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
      由于主要以隆起、凹陷形式出现的北北西向构造在震区和北西西向的库玛断裂反接复合,为库玛断裂反时针错动造成阻抗,引起应力在此大量积聚。这是导致这次大震发生的根本原因。

    • 强震区人工岩质路堑边坡的破坏及稳定性评价

      1981, 3(3):66-72.

      摘要 (560) PDF 530.08 K (1116) 收藏

      摘要:山区道路沿线的人工边坡很多。强震时,这些边坡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破坏,除直接造成的损失而外,还会断绝交通给防震、抗震救灾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云南通海、昭通、辽宁海城等地震区、公路和铁路的人工岩质路堑边坡的宏观震害资料,试图对此类边坡的抗地震稳定性及其受震破坏的规律性进行分析以探求震区岩质边坡稳定条件,为设计此类的边坡提供必要的依据。

    • 固体潮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1981, 3(3):73-77.

      摘要 (558) PDF 351.45 K (1025)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固体潮观测数据的平滑检验和NAKAI法检验之方法原理和具体应用。平滑检验可以有效地监测並改正观测数据中的随机错误,突跳或坏读数;经平滑改正后,可使观测数据的读数误差小于1毫米。用NAKAI(1975)提出的方法检验观测数据可以监测仪器灵敏度变化情况和数据质量好坏,根据该检验计算获得的有关参数(主要是漂移系数和方差)剔除质量不好的48小时数据组或修正某些质量不好的数据可提高调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 WL3型稳流电源

      1981, 3(3):78-84.

      摘要 (508) PDF 471.23 K (756) 收藏

      摘要:我国现行的地电阻率观测方法,采用的是中常大小极距的四极对称法。测量仪器多使用DDC-2A电子自动补偿仪。供电方式大致可分:1.整流供电,供电时将供电电流调到某一固定值上,测人工电位时,若电网电压,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均会引起供电电流的变化,致使地电阻率观测误差大。

    • 山东临沂地区波速比大幅度变化的原因

      1981, 3(3):85-89.

      摘要 (579) PDF 292.39 K (500) 收藏

      摘要:许多地震工作者对地震波速的大量研究工作,已证实了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孕震区内及其周围地区,可能会出现地震波速度或波速比的下降异常。例如海域、松潘、新丰江、宁蒗等地震,震前都出现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1、3-6]

    • 河西走廊历史地震活动的特征

      1981, 3(3):90-91.

      摘要 (526) PDF 133.96 K (908) 收藏

      摘要:无论从地震活动的强度,还是频度看,河西走廊地区都可以说是我国地震比较活动的地区之一,故素称"河西走廊地震带"。据统计,从公元180年秋,高台附近的7.5级地震以来,河西地区发生过的破坏性地震(Ms ≥ 5)就达30多次(见《中国地震目录》一至四册),其中20多次发生在1900年以后的这七十来年间。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