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2(1):1-5.
摘要:现代地球科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到了清末,北京京师大学(即后来的北京大学)才设有地质学科。民国成立后南京中央政府(后迁北京)实业部设立地质科,迁北京后,又创办了地质讲习班。1916年乃将中央实业部地质科扩大为地质调查所,并将讲习班归还北京大学,继续地质教学任务。
1980, 2(1):6-17.
摘要:地震的多样表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不仅岛孤地壳俯冲带上的地震与大陆区地震的表现有所不同[1],大陆内部地震的表现彼此也有许多差异。中国大陆区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接连发生十余次7级以上强震,它们各自的表现就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1980, 2(1):18-26.
摘要:短临予报是地震予报中最关键的问题。对此人们共同的经验是利用突发性异常(突跳和突变)作为短临予报指标。然而在实际予报工作中却遇到重要的困难。
1980, 2(1):27-35.
摘要:1966-1977年间,我国境内共发生了19次M≥7.0的强震,活动确实有所增强,不少同志指出,这是我国强震活动的一次新高潮,它将延至1982年左右。1977-1978年强震活动又明显地减弱,上述呼声也随之降低。这次高潮究竟过去了没有?
1980, 2(1):36-41.
摘要:1976年9月14日,在我国西藏拉萨附近发生了一次罕见的中源地震。本文将对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走时特征、断层面解结果以及可能代表的构造意义给予初步的讨论。
1980, 2(1):42-47.
摘要:宁夏是我国多地震的地区之一,有记载的七级以上的地震就有6次。对于这些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己有不少文章进行讨论,但对其深部的构造特征却研究的很少。本文试图利用重力布格异常和地壳电性分层特征对这个问题做些粗浅的讨论。
1980, 2(1):48-54.
摘要:大地震前若干年,常常出现不同强度地震环绕未来大震震中分布的状态,形成所谓地震空白区。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空白区是予测主震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因此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並对西北地区的实际地震进行了予报。
1980, 2(1):55-59.
摘要: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发生了6.3级地震,震前距震中仅50公里,放大倍数为10万倍的清水河地震台的三分量地震仪,除2月1日记录到距6.3级震中35公里处的一个1.2级地震外,直到震前一个多月内均末记录到地震。
1980, 2(1):60-65.
摘要:1979年7月25日20时55分,在我省礼县境内发生了一次4.7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度29分,东经105度22分,震源深度约20公里。
1980, 2(1):66-72.
摘要:地震是地壳内某些特殊部位的岩石断裂快速传播事件的伴生现象,所谓“特殊部位”系指具备一定构造条件和岩石条件的场所,在一定的地应力场作用下,这种部位能够引起地应力集中及至地应力重复集中,并且存积畸变应变能,因此,研究和勘查现今地应力场作用下,这种部位能够引起地应力集中及至地应力重复集中,并且存积畸变应变能,因此,研究和勘查现今应力场作用下那些地应力能够集中的场所,是地震危险区划和地震预测预报的可靠基础。
1980, 2(1):73-77.
摘要:1977年12月19日距我台190公里的西克尔发生了一次6.1级地震,震前地应力有一年多的明显趋势异常和一些短临异常显示,据此我们对这次地震作了较好的中期予报和一定程度临震予报。相隔三个月于1978年3月距我台120公里的汗腾格里峰又发生了5.0级地震,距我台226公里的苏联伊塞克湖发生了7.2级地震。
1980, 2(1):78-81.
摘要:地震发生的时间特征人们已讨论得很多,但都偏重于中长期,所选取的时间尺度较大。1977年某些作者曾指出[1]:有些地区相继发生的地震时间间隔也有倍九天的特点,虽然并非所有地震都是如此,但至少可以说在地震序列中有倍九的一些“迹象”。基于上述的研究,我们选取了地震活动比较强烈的青藏高原作为统计区,对发生在该区的6.0级和6.0级以上地震进行倍九时间特征的统计,以作为今后予报地震时的参考。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1980, 2(1):82-84.
摘要:利用地下水中氡的含量变化予报地震,是比较有希望解决地震予报的方法之一。但是,水氡含量的测量,是比较难以准确测定的。尽管我们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控制好环境条件并且十分小心地操作,每次测定的结果还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放射性物质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1980, 2(1):85-88.
摘要:滑坡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滑坡的活动往往与地下水的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能改变地下水的活动状况,甚至可以影响地下水中某些成分的变化。在利用地下水进行地震予报时,必需研究这种关系。为此,作者和林思诚、阎贤臣、孔学周等同志对武山温泉地区的滑坡活动与水氡变化的关系作了为时三个多月的观察,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1980, 2(1):89-93.
摘要:目前,地震波方法正在地震予报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提高。主要有两个探索方向:一是探索较大地震前震源孕育地区介质性质的变化,以期寻找地震波特性(波速、振幅、频谱等)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指标,这种方法国外有人称为“震源区的地震透视法”;二是探索较大地震的深部孕震构造特征,以便划出地震危险地段并作出中长期地震予报,这就是一般的深部地震探测法或地震测深法。
1980, 2(1):94-96.
摘要:1978年7月13日在四川省黑水发生了5.4级地震。震前十多天,距震中350公里的武山温泉水氡出现突降,由正常的95埃曼左右降至78埃曼。震后,14日氡值回升至96埃蔓(图1)。
1980, 2(1):97-98.
摘要:1969年渤海地震前兆总结会议上,曾有专文讨论磁偏角与渤海大震的关系。以后各地专业台站在运用磁偏角予报地震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陶瓷偏角仪的推广,各地群测点的磁偏角观测工作蓬勃开展起来。
1980, 2(1):99-99.
摘要: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秦州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具体记载是:“唐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西北隐隐有声,坼而复合,经时不止,坏庐舍殆尽,压死百余人”(一说四千余人)。这次地震,原将震中定在甘肃天水附近。
1980, 2(1):100-100.
摘要: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地震的震中位置,李群等同志把它定在天水,并引证了《旧唐书》中大段文字证明“上邽即是天水”。我们认为《旧唐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较笼统,并末叙述上邽有东西二城及其各自的地震破坏情况。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