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1(2):1-8.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都观测到了不少地震前波速比出现异常的实例,并提出了种种解释。但是,地震前是否都能观测到波速比异常,至今在国际上仍有争论。
1979, 1(2):9-16.
摘要:1978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在这次强震发生的数年以前,京、津、唐地区已经有不少台站开始了微小地震、水氡,视电阻率、深井水位等项目的观测,取得了7级以上大震前,震中区附近多种异常现象的宝贵资料。
1979, 1(2):17-21.
摘要:为了探索P波速度Vp在震前的变化,可以仅仅使用P波到时资料来进行震源位置与波速的计算。
1979, 1(2):22-26.
摘要:甘肃及邻近地区的震源大多分布于地壳中,为了了解震源在地壳深部的形成过程,研究有效的地震予报方法,要求弄清楚地壳的内部结构。
1979, 1(2):27-33.
摘要: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人烟稀少,昔日屡遭帝国主义份子掠夺,大量文物流失,历史资料很不完整。
1979, 1(2):41-47,33.
摘要:黄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而其动力特性迄今很少了解。为了编制兰州市区场地抗震区划图,我们对市区黄土的动力性质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
1979, 1(2):48-56.
摘要:强烈地震时、引起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大体可归结为两种原因即:表层地基的失效和结构所受惯性力的作用。
1979, 1(2):57-61.
摘要:在青藏高原内部,有许多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的活动方式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活动强度常常有显著的差别。
1979, 1(2):62-68.
摘要:我国是一个强震很多的国家。对其发震构造,已有不少同志作过研究。有许多地震震中区本来是几组构造的交汇处,但人们往往把它们归结为与一个方向的构造有关。
1979, 1(2):69-73.
摘要:本文试图就单台波速比相对于平均波速比偏差的性质作些讨论。
1979, 1(2):74-76,84.
摘要:地气现象,即伴随地震前后从地下逸出气体以及由此造成的可见宏观现象,早在我国古代就已被人们察觉。
1979, 1(2):77-80.
摘要:在我国首先指出重力与地震关系的是顾功叙等同志[1],他们在1950年指出:中国西部重力均衡负异常带地震比较活跃,如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常发生地震。
1979, 1(2):81-82.
摘要:以往人们都将宝鸡、陇县(以下统称宝鸡)地区与西吉、海原、固原(以下统称西海固)地区统归一体来论述其地震活动性,萁原因就是二者同处于陇西旋卷构造体系。
1979, 1(2):83-84.
摘要:镶嵌构造是张伯声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地壳是被一些活动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和厚薄有别的块体。对于新疆来说,这一点比较明显。
1979, 1(2):85-91.
摘要:利用地下水中的气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探索地震予报的研究,虽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重视。
1979, 1(2):92-93.
摘要:美国学者肖尔茨曾写了《海城地震予报的一种物理解释》一文[1]。文中用"形变峰"迁移和触发作用这一假说,解释了1966年邢台大震后震中向东北方向迁移以及与海城地震有关的前兆现象。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假定,但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
1979, 1(2):94-73.
摘要: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与宁夏地震队联合举办的"1920年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4日至12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
1979, 1(2):95-95.
摘要:周光先生是我国西北地区地震战线上的前辈。他为国地震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于1971年12月9日病逝。
1979, 1(2):95-95.
摘要:康哲民同志是我国解放以后最早一批地震观测战士之一。1953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为配合国民经济建设,中国科学院有计划地铺设一批地震台。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